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特别是涉及球阀技术领域,球阀包括:阀体、阀球、下阀杆和上阀杆,阀体内部上下两侧中间均布置有第一密封环,阀体内部下侧中间且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布置有第二密封环,阀球转动连接在第一密封环之间,阀球与第二密封环紧密贴合,下阀杆贯穿设置在阀体下端,下阀杆上端贯穿过阀体与阀球通过粘合剂粘接。当通过阀球堵住阀体或通过连通口使阀体不再封堵的时候,随着进行接电线的接电,可以使电热丝通电发热,使得电热丝的热量透过由耐高温玻璃制成的阀球传导出去,从而当水在沿着阀球的连通口流出或者被阀球堵住时,都可以进行水加热的工作,解决目前难以进行水的加热和手轮难以自动回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
本技术涉及球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
技术介绍
球阀,启闭件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手动球阀。但是,如今的球阀,在封闭和通水的时候,难以进行水的加热,导致当使用者需要温水的时候,难以达到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在转动手轮之后,手轮难以自动回位,导致手动回位手轮过于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难以进行水的加热和手轮难以自动回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所述球阀包括:阀体、阀球、下阀杆和上阀杆,所述阀体内部上下两侧中间均布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阀体内部下侧中间且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布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阀球转动连接在第一密封环之间,所述阀球与第二密封环紧密贴合,所述下阀杆贯穿设置在阀体下端,所述下阀杆上端贯穿过阀体与阀球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阀球球心部位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所述阀球外壁的内部开有一周均为封闭端的隔槽,所述隔槽内部布置有电热丝,所述上阀杆通过粘合剂粘接在阀球上端,所述上阀杆上端延伸出阀体相接有手轮,所述上阀杆内部开有线孔,所述线孔内部布置有接电线;所述阀体上部外侧开有一圈侧槽,所述手轮下端且位于上阀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插入侧槽内的卡环,所述侧槽槽底呈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个第二拉环,所述卡环内侧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六个第一拉环,同一水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之间均相连有弹力绳,所述侧槽内壁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卡环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二环形槽,相邻的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均滚动连接有至少八颗钢珠,所述阀体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插槽,所述手轮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穿孔,所述手轮上端且位于穿孔外侧呈环形均匀嵌接固定有至少四根拉簧,所述拉簧上端嵌接固定有压环,所述压环下端呈环形均匀相接有至少八根穿杆。具体的,所述阀球由耐高温玻璃制成。作为优选的,所述线孔上下两端分别贯通过手轮和阀球,所述线孔与隔槽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接电线上端延伸出线孔,所述接电线下端延伸到隔槽内部与电热丝连接。更佳的,所述第二拉环的数量分布与第一拉环的数量分布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的数量分布与插槽的数量分布相匹配,所述穿杆的数量分布与穿孔的数量分布相匹配,所述穿杆沿着穿孔插入插槽内部分别与穿孔和插槽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当通过阀球堵住阀体或通过连通口使阀体不再封堵的时候,随着进行接电线的接电,可以使电热丝通电发热,使得电热丝的热量透过由耐高温玻璃制成的阀球传导出去,从而当水在沿着阀球的连通口流出或者被阀球堵住时,都可以进行水加热的工作;当转动手轮的时候,可以带动同一水平面相邻的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拉开距离,使得将弹力绳拉长,当松开手轮的时候,就可随着弹力绳恢复原位而拉动手轮恢复原来的位置,并且当需要固定手轮的时候,只需要将穿杆沿着穿孔插入插槽内部就可,从而便于手轮的复位。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手轮的A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阀球左端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球、3-隔槽、4-电热丝、5-第一密封环、6-连通口、7-第二密封环、8-下阀杆、9-接电线、10-上阀杆、11-线孔、12-手轮、13-侧槽、14-第一环形槽、15-卡环、16-第二环形槽、17-钢珠、18-第一拉环、19-弹力绳、20-第二拉环、21-插槽、22-穿孔、23-压环、24-拉簧、25-穿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所述球阀包括:阀体1、阀球2、下阀杆8和上阀杆10,所述阀体1内部上下两侧中间均布置有第一密封环5,所述阀体1内部下侧中间且位于第一密封环5下方布置有第二密封环7,所述阀球2转动连接在第一密封环5之间,所述阀球2与第二密封环7紧密贴合,所述下阀杆8贯穿设置在阀体1下端,所述下阀杆8上端贯穿过阀体1与阀球2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阀球2球心部位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6,所述阀球2外壁的内部开有一周均为封闭端的隔槽3,所述隔槽3内部布置有电热丝4,所述上阀杆10通过粘合剂粘接在阀球2上端,所述上阀杆10上端延伸出阀体1相接有手轮12,所述上阀杆10内部开有线孔11,所述线孔11内部布置有接电线9,所述阀球2由耐高温玻璃制成,所述线孔11上下两端分别贯通过手轮12和阀球2,所述线孔11与隔槽3相通,所述接电线9上端延伸出线孔11,所述接电线9下端延伸到隔槽3内部与电热丝4连接,当通过阀球2堵住阀体1或通过连通口6使阀体1不再封堵的时候,随着进行线孔11内接电线9的接电,可以使阀球2中隔槽3内部的电热丝4通电发热,使得电热丝4的热量透过由耐高温玻璃制成的阀球2传导出去,从而当水在沿着阀球2的连通口6流出或者被阀球2堵住时,都可以进行水加热的工作。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密封环5和第二密封环7,可以增加阀球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通过第一密封环5,还可以起到保护阀球2的作用,防止阀球2破裂。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阀体1上部外侧开有一圈侧槽13,所述手轮12下端且位于上阀杆10外侧固定连接有插入侧槽13内的卡环15,所述侧槽13槽底呈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个第二拉环20,所述卡环15内侧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六个第一拉环18,同一水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环18与第二拉环20之间均相连有弹力绳19,所述侧槽13内壁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一环形槽14,所述卡环15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二环形槽16,相邻的所述第一环形槽14与第二环形槽16之间均滚动连接有至少八颗钢珠17,所述阀体1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插槽21,所述手轮12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穿孔22,所述手轮12上端且位于穿孔22外侧呈环形均匀嵌接固定有至少四根拉簧24,所述拉簧24上端嵌接固定有压环23,所述压环23下端呈环形均匀相接有至少八根穿杆25,所述第二拉环20的数量分布与第一拉环18的数量分布相对应,所述穿孔22的数量分布与插槽21的数量分布相匹配,所述穿杆25的数量分布与穿孔22的数量分布相匹配,所述穿杆25沿着穿孔22插入插槽21内部分别与穿孔22和插槽21卡接,当转动手轮12的时候,首先,往上拉动压环23,之后通过上阀杆10带动阀球2和下阀杆8同时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包括:/n阀体、阀球、下阀杆和上阀杆,所述阀体内部上下两侧中间均布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阀体内部下侧中间且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布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阀球转动连接在第一密封环之间,所述阀球与第二密封环紧密贴合,所述下阀杆贯穿设置在阀体下端,所述下阀杆上端贯穿过阀体与阀球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阀球球心部位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所述阀球外壁的内部开有一周均为封闭端的隔槽,所述隔槽内部布置有电热丝,所述上阀杆通过粘合剂粘接在阀球上端,所述上阀杆上端延伸出阀体相接有手轮,所述上阀杆内部开有线孔,所述线孔内部布置有接电线;/n所述阀体上部外侧开有一圈侧槽,所述手轮下端且位于上阀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插入侧槽内的卡环,所述侧槽槽底呈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个第二拉环,所述卡环内侧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六个第一拉环,同一水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之间均相连有弹力绳,所述侧槽内壁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卡环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二环形槽,相邻的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均滚动连接有至少八颗钢珠,所述阀体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插槽,所述手轮上端呈环形均匀开有至少八个穿孔,所述手轮上端且位于穿孔外侧呈环形均匀嵌接固定有至少四根拉簧,所述拉簧上端嵌接固定有压环,所述压环下端呈环形均匀相接有至少八根穿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效果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包括:
阀体、阀球、下阀杆和上阀杆,所述阀体内部上下两侧中间均布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阀体内部下侧中间且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布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阀球转动连接在第一密封环之间,所述阀球与第二密封环紧密贴合,所述下阀杆贯穿设置在阀体下端,所述下阀杆上端贯穿过阀体与阀球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阀球球心部位开有左右两端均为开口端的连通口,所述阀球外壁的内部开有一周均为封闭端的隔槽,所述隔槽内部布置有电热丝,所述上阀杆通过粘合剂粘接在阀球上端,所述上阀杆上端延伸出阀体相接有手轮,所述上阀杆内部开有线孔,所述线孔内部布置有接电线;
所述阀体上部外侧开有一圈侧槽,所述手轮下端且位于上阀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插入侧槽内的卡环,所述侧槽槽底呈环形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六个第二拉环,所述卡环内侧呈环形均匀焊接有至少六个第一拉环,同一水平面相邻的所述第一拉环与第二拉环之间均相连有弹力绳,所述侧槽内壁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卡环上下两端均开有第二环形槽,相邻的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均滚动连接有至少八颗钢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祺隆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