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97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阀体,阀体上部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连接管;具有第二空腔的阀芯,阀芯转动安装在阀体上部内侧,并且与阀体上部内侧密闭配合,阀芯外侧设置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气孔,阀芯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气孔的轴向方向一致的阀柄;具有第三空腔的阀盖,阀盖外侧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帽,阀盖与阀芯上部外侧密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清洗消毒后反复使用;能够与双腔支气管导管连接套组配合使用,实现手术中单肺通气与双肺通气的快速切换;手术中用隔离阀实行单肺通气时可打开阀盖上密封帽,通过隔离阀第三空腔进入病人气道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或吸痰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
技术介绍
临床胸外科麻醉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肺隔离(单肺通气)时,通常的操作是采用隔离钳钳夹双腔支气管导管连接套组的一侧塑料软管,使呼吸机气体只进入非钳夹侧气道而不进入钳夹侧气道,以达到单侧肺通气的目的。钳夹侧肺的呼吸道可以开放,便于放出钳夹侧肺内残气和吸引分泌物,同时对侧非钳夹侧肺保持密闭通气以维持病人的氧气供应,其弊端是隔离钳较重较大,操作较为不便,需反复使用,不便于清洗、保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阀体,所述阀体顶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连接管;具有第二空腔的阀芯,所述阀芯转动安装在阀体上部内侧,并且与所述阀体上部内侧密闭配合,所述阀芯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气孔,所述阀芯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气孔的轴向一致的阀柄;具有第三空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第一空腔的阀体(1),所述阀体(1)上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连接管(2);/n具有第二空腔的阀芯(3),所述阀芯(3)转动安装在阀体(1)上部内侧,并且与所述阀体(1)上部内侧密闭配合,所述阀芯(3)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气孔(4),所述阀芯(3)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气孔(4)的轴向一致的阀柄(5);/n具有第三空腔的阀盖(6),所述阀盖(6)外侧设置有连接带(8),所述连接带(8)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帽(9),所述阀盖(6)与所述阀芯(3)上部外侧密闭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肺通气隔离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空腔的阀体(1),所述阀体(1)上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连接管(2);
具有第二空腔的阀芯(3),所述阀芯(3)转动安装在阀体(1)上部内侧,并且与所述阀体(1)上部内侧密闭配合,所述阀芯(3)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气孔(4),所述阀芯(3)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气孔(4)的轴向一致的阀柄(5);
具有第三空腔的阀盖(6),所述阀盖(6)外侧设置有连接带(8),所述连接带(8)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帽(9),所述阀盖(6)与所述阀芯(3)上部外侧密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肺通气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9)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2),且密封块(12)呈倒锥台状设置,所述密封块(12)能够与所述第三空腔密闭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肺通气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柄(5)、密封帽(9)和阀盖(6)为塑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超杨晓琦郑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