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7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泵体联接结构,包括泵体和电机筒,所述电机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左侧与泵体的右侧相接触,所述连接环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的内侧与泵体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柱,所述拉柱的外侧粘接有胶套,所述胶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该泵体联接结构,通过在泵体和连接环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内螺纹环,达到了对泵体和电机筒进行固定的目的,方便了泵体和电机筒之间的固定,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泵体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增强了联接结构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联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为一种泵体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和电机,电机具有电机筒,泵体和电机筒同轴地联接固定在一起,现有的水泵泵体一般为铁质,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满足水泵的工作需求,但铁质的泵体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缺陷,这种泵体重量相对较大,不便搬运,而且,由于水泵的应用环境因素,铁质的泵体易发生锈蚀,另外,由于铁质的泵体一般是铸造的,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变形或砂眼现象,而泵体内的压力相对较大,这易造成电机筒与泵体之间联接处的渗漏,而会影响到水泵使用场地的整洁。中国已授权技术公开(公告)号:CN210290277U中公开的一种水泵泵体联接结构,该水泵泵体联接结构通过在电机筒的端部设置有联接法兰,达到了与泵体固定连接的目的,但是实际中,在通过联接法兰与泵体固定时,需要使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操作步骤复杂,不便于对电机筒与泵体进行固定,容易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联接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泵体联接结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联接结构,包括泵体(1)和电机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筒(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环(4),所述密封环(4)的左侧与泵体(1)的右侧相接触,所述连接环(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环(5),所述内螺纹环(5)的内侧与泵体(1)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环(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柱(6),所述拉柱(6)的外侧粘接有胶套(7),所述胶套(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8),所述电机筒(2)的外侧安装有散热板(9),所述电机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泵体(1)的左侧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泵体(1)的顶部安装有出水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联接结构,包括泵体(1)和电机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筒(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左侧设置有密封环(4),所述密封环(4)的左侧与泵体(1)的右侧相接触,所述连接环(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环(5),所述内螺纹环(5)的内侧与泵体(1)的右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环(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柱(6),所述拉柱(6)的外侧粘接有胶套(7),所述胶套(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8),所述电机筒(2)的外侧安装有散热板(9),所述电机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泵体(1)的左侧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泵体(1)的顶部安装有出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位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介刚吴登昊李伟钱通云童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浪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