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87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涉及管道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泵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下方安装有风叶,且转轴的底端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进水口的末端安装过滤网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过滤掉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同时,搅拌器通过转轴、电机与泵体构成旋转结构,也使得我们可以将通过过滤网的一些细小杂质在搅拌器的作用下进行进一步的粉碎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杂质缠绕在风叶上造成风叶的损坏和出水口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泵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泵是单级或多级离心泵的一种,属于立式结构,因其进出口在同一直线上,且进出口口径相同,仿似一段管道,可安装在管道的任何位置故取名管道泵,同时,为了管道泵能够正常运行,应定时检查并记录其泵组电流表、电压表、进出口真空表、压力表和流量计等读数,以确保管道泵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管道泵不具备高效过滤清除杂质的功能,进而导致水中的杂质容易缠绕在风叶上,从而造成风叶的损坏,同时,不具备缓冲的功能,进而导致底座在长期经受管道泵的巨大压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从而影响底座对管道泵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管道泵不具备高效过滤清除杂质的功能,进而导致水中的杂质容易缠绕在风叶上,从而造成风叶的损坏,同时,不具备缓冲的功能,进而导致底座在长期经受管道泵的巨大压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从而影响底座对管道泵的支撑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4),所述泵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8),且电机(8)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外侧下方安装有风叶(10),且转轴(9)的底端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器(11),所述搅拌器(11)的表面上方镶嵌安装有破碎刀片(12),所述泵体(1)的外侧一端开设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的末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6),所述泵体(1)的外侧另一端开设有出水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4),所述泵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8),且电机(8)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外侧下方安装有风叶(10),且转轴(9)的底端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器(11),所述搅拌器(11)的表面上方镶嵌安装有破碎刀片(12),所述泵体(1)的外侧一端开设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的末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6),所述泵体(1)的外侧另一端开设有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6)的直径大于进水口(5)的直径,且进水口(5)的内侧通过过滤网(6)与泵体(1)的内侧呈连通状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泵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兵杨建李潇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立合微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