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其油位传感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6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其油位传感器组件。所述油位传感器组件包括:下壳盖,封装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该下壳盖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孔。固定管,该固定管轴向的第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干簧管,设于所述固定管内。磁浮子,具有一与所述固定管滑动配合的贯通孔。所述磁浮子包括浮球和设于该浮球中的内磁铁。以及集尘磁铁,设于所述下壳盖的面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的磁极方向一致,以使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之间形成沿所述轴线方向相互排斥的磁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可以增加磁浮子对油膜粘性的抗力作用,降低磁浮子受油性物质的油膜粘性的影响,保证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及其油位传感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油位传感器组件。
技术介绍
采用油位传感器的压缩机一般应用于轻商或商用空调系统,通常为大排量压缩机,压缩机的规格也较大。这类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铁屑相对较多,一般需要在压缩机底部设置集尘磁铁,避免因铁屑太多而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转。油位传感器的磁浮子随油面浮动,在磁浮子靠近感应装置时输出报警信号,用于压缩机内部的低液面报警,故磁浮子通常也设置在压缩机的底部。油位传感器通常与压缩机的下壳盖固定连接而形成油位传感器组件,压缩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下壳盖的底部具有较多的油性物质。所述油性物质与磁浮子之间具有一定的油膜粘性,特别是当压缩机运转温度较低时,可能会因磁浮子被油性物质吸附在下壳盖的底部而无法正常动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常在磁浮子的浮球下面增设弹簧来保证来确保磁浮子的正常动作,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弹簧的设计并不能增加磁浮子对油膜粘性的抗力作用,甚至会使磁浮子无法正常下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油位传感器组件,以降低磁浮子受油性物质的油膜粘性的影响,保证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它包括:下壳盖,封装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该下壳盖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孔。固定管,该固定管轴向的第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干簧管,设于所述固定管内。磁浮子,具有一与所述固定管滑动配合的贯通孔。所述磁浮子包括浮球和设于该浮球中的内磁铁。以及集尘磁铁,设于所述下壳盖的面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的磁极方向一致,以使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之间形成沿所述轴线方向相互排斥的磁力。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尘磁铁的中心轴与所述内磁铁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记为L,则:L>3√[(Br2*K0*S)/(F重力*10%*2μ0)],其中,Br为剩磁,K0为降磁系数,S为磁路的截面积,F重力为磁浮子的重力,μ0为真空磁导率。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22mm<L<55mm。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尘磁铁呈圆环状且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同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管轴向的第一端设有一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形成为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环形径向凸起。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管轴向的第二端设有一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贯通孔背离所述第一安装孔一端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形成为柱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本技术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可以增加磁浮子对油膜粘性的抗力作用,降低磁浮子受油性物质的油膜粘性的影响,保证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磁铁与集尘磁铁的一种磁场分布示意图。以及图3是图1所示油位传感器组件中磁浮子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下壳盖2固定管3干簧管4磁浮子5集尘磁铁21第一限位结构22第二限位结构41浮球42内磁铁411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磁铁与集尘磁铁的磁场分布示意图。以及图3是图1所示油位传感器组件中磁浮子的立体图。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包括下壳盖1、固定管2、干簧管3、磁浮子4及集尘磁铁5。所述下壳盖1封装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该下壳盖1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管2轴向的第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干簧管3设于所述固定管2内。所述磁浮子4具有一与所述固定管2滑动配合的贯通孔411。所述磁浮子4包括浮球41和设于该浮球41中的内磁铁42。所述集尘磁铁5设于所述下壳盖1的面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该集尘磁铁5与所述内磁铁42的磁极方向一致,以使该集尘磁铁5与所述内磁铁42之间形成沿所述轴线方向相互排斥的磁力。本技术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可以增加磁浮子4对油膜粘性的抗力作用,降低磁浮子4受油性物质的油膜粘性的影响,保证油位传感器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出了图1中内磁铁42与集尘磁铁5的一种磁场分布示意图,图中集尘磁铁5与内磁铁42可以均为N极向上。但本技术并非以此为限,例如,集尘磁铁5与内磁铁42可以均为S极向上,其同样可以解决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干簧管3包括由两个软磁性材料做成的、无磁时断开的金属簧片触点,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有第三个作为常闭触点的簧片。这些簧片触点被封装在充有惰性气体(如氮、氦等)或真空的玻璃管里,玻璃管内平行封装的簧片端部重叠,并留有一定间隙或相互接触以构成开关的常开或常闭触点。所述磁浮子4随液面的上浮或下沉可以控制所述簧片之间的开合,从而影响电路的通断,实现油位传感器的报警作用。所述集尘磁铁5的中心轴与所述内磁铁4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可记为L,则:L>3√[(Br2*K0*S)/(F重力*10%*2μ0)],其中,Br为剩磁,K0为降磁系数,S为磁路的截面积,F重力为磁浮子4的重力,μ0为真空磁导率。具体地,由于所述集尘磁铁5与内磁铁42之间相斥的磁力F磁要远小于浮球41的重力F重力,磁浮子4上浮或下沉的液位公差预计在±2mm以内,相斥的磁力F磁使得磁浮子4提前向上浮动,改变实际油面与预期报警油面之间位置的关系。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可知,所述磁浮子4的F磁所占比例至少需要小于磁浮子4重力F重力的10%,也即,F磁<F重力*10%。根据麦克斯韦吸力公式F磁=(B2S)/(2μ0)。其中,B为磁通密度(Wb/m2),S为磁路的截面积(m2),μ0为真空磁导率,μ0=1.25*10-6(H/m)。又因,所集尘磁铁5与内磁铁42之间的磁力几乎与两者水平距离的三次方呈反比关系。故,结合现有技术,F磁=(Br2*K0*S)/[L3*(2μ0)],其中Br为剩磁,K0为降磁系数,且K0=1.6*109。故,L>3√[(Br2*K0*S)/(F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壳盖,封装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该下壳盖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孔;/n固定管,该固定管轴向的第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n干簧管,设于所述固定管内;/n磁浮子,具有一与所述固定管滑动配合的贯通孔;所述磁浮子包括浮球和设于该浮球中的内磁铁;以及/n集尘磁铁,设于所述下壳盖的面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的磁极方向一致,以使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相互排斥的磁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壳盖,封装于压缩机壳体的底部,该下壳盖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孔;
固定管,该固定管轴向的第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干簧管,设于所述固定管内;
磁浮子,具有一与所述固定管滑动配合的贯通孔;所述磁浮子包括浮球和设于该浮球中的内磁铁;以及
集尘磁铁,设于所述下壳盖的面向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一侧;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的磁极方向一致,以使该集尘磁铁与所述内磁铁之间形成沿轴线方向相互排斥的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磁铁的中心轴与所述内磁铁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记为L,则:
L>3√[(Br2*K0*S)/(F重力*10%*2μ0)],其中,Br为剩磁,K0为降磁系数,S为磁路的截面积,F重力为磁浮子的重力,μ0为真空磁导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珍潘瑾刘春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