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L管廊及其气体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GIL管廊及其气体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GIL综合管廊中,若发生SF6泄露,为了避免发生有害气体污染,需要在接收到气体泄漏报警后,立刻开启气体排放装置对隧道内有害气体进行强排。针对SF6气体的排放装置,在现有GIL管廊中均为固定安装式,其位置固定地设置在管廊内侧壁或者通过混凝土浇注于管廊外侧。但是,若SF6排放装置依附管廊内侧壁,不仅影响管廊整体的美观,且会占用较多的管廊空间,对运维造成影响,且安装难度和成本较高,后期对其拆卸维修较为繁琐;若SF6排放装置浇注于管廊外侧,增加了管廊的防水难度,提高了土建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L管廊及其气体排放装置,以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包括:风机;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管廊内部,且所述软管形成气体通路;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机(1);/n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与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管廊内部,且所述软管(2)形成气体通路;/n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套设于所述软管(2);/n收纳筒(4),所述收纳筒(4)通过动力部件(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管廊内壁,所述收纳筒(4)的周向可释放地缠绕有拉索,所述拉索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套(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1);
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与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伸入管廊内部,且所述软管(2)形成气体通路;
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套设于所述软管(2);
收纳筒(4),所述收纳筒(4)通过动力部件(5)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管廊内壁,所述收纳筒(4)的周向可释放地缠绕有拉索,所述拉索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套(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为钢丝,所述钢丝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收纳筒(4),另一端可释放地缠绕于所述收纳筒(4)并与所述支撑套(3)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为两组,两所述拉索分设于所述收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鸣,周秋文,伏进详,齐福利,陈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凌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