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包括竖框与横框,所述竖框位于第一防护板两端,所述横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的插块,所述竖框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块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条,所述金属弹性条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插槽一侧底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卡槽,所述卡槽贯穿竖框一侧,所述卡头顶端表面以及卡槽顶端表面均为横直面,所述卡头与卡槽卡合;通过在横框两端安装向下的插块,直至横框两端与竖框顶端贴合时,此时卡头在金属弹性条弹性作用下进入卡槽内部,组装完成,在对防火窗框架拆装过程中,无需通过拆卸和安装螺钉实现,提升了工作人员拆装防火窗框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
本技术属于防火窗框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日益发展,楼房火灾不断发生,人们的防火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防火窗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防火窗框架是防火窗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防火窗拆装需要通过安装螺钉和拆卸螺钉实现,操作麻烦,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防火窗框架的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防火窗拆装需要通过安装螺钉和拆卸螺钉实现,操作麻烦,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防火窗框架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包括竖框与横框,所述竖框位于第一防护板两端,所述横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的插块,所述竖框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块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条,所述金属弹性条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插槽一侧底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卡槽,所述卡槽贯穿竖框一侧,所述卡头顶端表面以及卡槽顶端表面均为横直面,所述卡头与卡槽卡合。优选的,所述横框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竖框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防护板后表面均开设有进入槽,所述进入槽内侧开设与其相互贯通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卡合有弹性固定框,所述第一防护板后表面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框,所述防火膨胀密封框与弹性固定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贯穿进入槽。优选的,所述插块形状为矩形条。优选的,所述卡头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卡槽截面为矩形。优选的,所述竖框厚度与横框厚度一致,所述竖框截面以及横框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框截面以及固定槽截面均为圆形,所述进入槽截面为喇叭型。优选的,所述竖框前表面以及横框前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横框前表面以及第二防护板前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厚度与第二防护板厚度一致,所述第二防护板截面以及第一防护板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横框两端安装向下的插块,当需要拆卸横框时,用平头起子插入卡槽内,抵住卡头,并将卡头向插槽内部压缩,直至卡头离开卡槽内部,同理拆卸横框另一端,完成之后,将横框提起,由横框带动插块离开插槽内部,由插块通过金属弹性条带动卡头离开插槽内部,直至卡头完全离开插槽内部,完成对横框的拆卸,当需要将横框与竖框进行组装时,压缩卡头,先将卡头塞入插槽内部,然后将插块塞入插槽,再同时按压横框两侧,由横框带动插块下移,插块通过金属弹性条带动卡头下移,直至横框两端与竖框顶端贴合时,此时卡头在金属弹性条弹性作用下进入卡槽内部,组装完成,在对防火窗框架拆装过程中,无需通过拆卸和安装螺钉实现,提升了工作人员拆装防火窗框架的效率。(2)通过在第一防护板以及第二防护板后表面分别开设有进入槽,当需要安装防火膨胀密封框时,先将弹性固定框放入进入槽内部,然后压缩弹性固定框,并将弹性固定框往固定槽内挤压,直至弹性固定框完全进入固定槽内部,弹性固定框复位,并与固定槽紧密贴合,完成对防火膨胀密封框的固定,方便了作用人员安装防火膨胀密封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火窗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火窗框架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防护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框;2、第一防护板;3、横框;4、第二防护板;5、插块;51、插槽;52、金属弹性条;53、卡头;54、卡槽;6、防火膨胀密封框;61、连接框;62、进入槽;63、弹性固定框;64、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包括竖框1与横框3,竖框1位于第一防护板2两端,横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的插块5,竖框1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5相匹配的插槽51,插块5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条52,金属弹性条52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头53,插槽51一侧底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卡槽54,卡槽54贯穿竖框1一侧,卡头53顶端表面以及卡槽54顶端表面均为横直面,卡头53与卡槽54卡合。为了便于安装防火膨胀密封框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框3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4,竖框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第一防护板2以及第二防护板4后表面均开设有进入槽62,进入槽62内侧开设与其相互贯通固定槽64,固定槽64内部卡合有弹性固定框63,第一防护板2后表面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框6,防火膨胀密封框6与弹性固定框6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1,连接框61贯穿进入槽62。为了便于固定插块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插块5形状为矩形条。为了便于卡住卡头5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头53截面为直角梯形,卡槽54截面为矩形。为了便于加工竖框1和横框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竖框1厚度与横框3厚度一致,竖框1截面以及横框3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为了便于弹性固定框63进入固定槽64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固定框63截面以及固定槽64截面均为圆形,进入槽62截面为喇叭型。为了提升防火窗框架的美观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竖框1前表面以及横框3前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横框3前表面以及第二防护板4前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为了便于加工第一防护板2厚度和第二防护板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防护板2厚度与第二防护板4厚度一致,第二防护板4截面以及第一防护板2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通过在横框3两端安装向下的插块5,当需要拆卸横框3时,用平头起子插入卡槽54内,抵住卡头53,并将卡头53向插槽51内部压缩,直至卡头53离开卡槽54内部,同理拆卸横框3另一端,完成之后,将横框3提起,由横框3带动插块5离开插槽51内部,由插块5通过金属弹性条52带动卡头53离开插槽51内部,直至卡头53完全离开插槽51内部,完成对横框3的拆卸,当需要将横框3与竖框1进行组装时,压缩卡头53,先将卡头53塞入插槽51内部,然后将插块5塞入插槽51,再同时按压横框3两侧,由横框3带动插块5下移,插块5通过金属弹性条52带动卡头53下移,直至横框3两端与竖框1顶端贴合时,此时卡头53在金属弹性条52弹性作用下进入卡槽54内部,组装完成,在对防火窗框架拆装过程中,无需通过拆卸和安装螺钉实现,提升了工作人员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包括竖框(1)与横框(3),所述竖框(1)位于第一防护板(2)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的插块(5),所述竖框(1)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5)相匹配的插槽(51),所述插块(5)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条(52),所述金属弹性条(52)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头(53),所述插槽(51)一侧底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卡槽(54),所述卡槽(54)贯穿竖框(1)一侧,所述卡头(53)顶端表面以及卡槽(54)顶端表面均为横直面,所述卡头(53)与卡槽(54)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包括竖框(1)与横框(3),所述竖框(1)位于第一防护板(2)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的插块(5),所述竖框(1)两端均开设有与插块(5)相匹配的插槽(51),所述插块(5)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性条(52),所述金属弹性条(52)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头(53),所述插槽(51)一侧底端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卡槽(54),所述卡槽(54)贯穿竖框(1)一侧,所述卡头(53)顶端表面以及卡槽(54)顶端表面均为横直面,所述卡头(53)与卡槽(54)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拆装式非隔热防火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3)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4),所述竖框(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第一防护板(2)以及第二防护板(4)后表面均开设有进入槽(62),所述进入槽(62)内侧开设与其相互贯通固定槽(64),所述固定槽(64)内部卡合有弹性固定框(63),所述第一防护板(2)后表面设置有防火膨胀密封框(6),所述防火膨胀密封框(6)与弹性固定框(6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框(61),所述连接框(61)贯穿进入槽(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堂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创拓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