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76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8
一种旋转门,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旋转门转动过程中无缓冲地撞击到通行行人从而对行人造成一定安全威胁的技术问题,包括有上下对应且开口相对的两个轴套、穿设于两个轴套内且可绕轴线逆时针转动的竖轴和设于竖轴两侧的两扇旋转门,还包括有两个缓冲组件,每个该缓冲组件均包含两个套筒,一根竖杆和一根扭簧,两个所述套筒上下对应固定设于竖轴一侧,且两个套筒的两端均开口,竖杆穿设过两个套筒且可相对套筒转动,该竖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门固定连接,扭簧套设在竖杆上且其顶端、底端分别与竖轴、旋转门固定连接,以使旋转门绕竖杆轴线顺时针转动并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缓冲旋转门与行人之间的撞击,主要用于缓冲旋转门撞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门
本技术涉及旋转门
,具体涉及能够有效缓冲旋转门在转动过程中与通过旋转门的行人之间产生撞击的一种旋转门。
技术介绍
旋转门使用方便,并且端庄大气,因此旋转门被广泛地应用在一些公共场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造型美观且功能性更强的旋转门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旋转门的使用过程很简单,需要通行的人推动旋转门转动,该过程中旋转门与门框之间出现通行的空间,此时行人及时通行即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当行人为了赶时间需要及时通过旋转门时,行人会以一个较大且快速的推力推动旋转门,此时旋转门转动较快,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人的行走速度不能与旋转门的旋转速度相匹配时,旋转门在转动过程中会突然撞击到需要通过的行人身上;另一种情况是,至少有两个行人需要通过旋转门,两个行人都走向旋转门,第一个靠近旋转门的行人推动旋转门转动,与此同时两个行人开始相接走过旋转门通道,若第二个行人的速度较慢时,该第二个行人将会被转动中的旋转门撞击到,不仅于此,在公共场所,小孩通过旋转门嬉闹并被旋转门撞击发生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从上述多种现象表明,现有的旋转门在旋转过程中经常会撞击到通行的行人,且在撞击过程中无法缓冲撞击力,从而对通行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旋转门,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旋转门转动过程中无缓冲地撞击到通行行人从而对行人造成一定安全威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旋转门,包括有上下对应且开口相对的两个轴套、穿设于两个轴套内且可绕轴线逆时针转动的竖轴和设于竖轴两侧的两扇旋转门,还包括有两个缓冲组件,每个该缓冲组件均包含两个套筒,一根竖杆和一根扭簧,两个所述套筒上下对应固定设于竖轴一侧,且两个套筒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竖杆穿设过两个套筒且可相对套筒转动,该竖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套设在竖杆上且其顶端、底端分别与竖轴、旋转门固定连接,以使旋转门绕竖杆轴线顺时针转动并复位。工作原理:行人用手推动其中一扇旋转门,从而使旋转门随所述竖轴并以竖轴的轴线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该扇旋转门转动中会留出行人通行的通道,行人从通道中通过,该过程中若行人以较大且快速的推力推动该扇旋转门,则这两扇旋转门将以较大的角速度转动,另一扇旋转门将以较大的角速度转动到行人背后并且撞击到行人的后背,撞击过程中,与行人后背产生撞击的该扇旋转门由于突然受到外界阻挡将会突然停止逆时针转动,由于整体的转动惯性,此时该扇旋转门将会绕竖杆轴线产生一定角度的顺时针转动,整个撞击过程将改变与行人撞击的那扇旋转门的转动方向,这个过程能够大大缓冲旋转门与行人之间产生的撞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行人的安全,之后在扭簧的作用下,绕竖杆轴线顺时针转动的旋转门将复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借助所述套筒、竖杆和扭簧,当旋转门与通行的行人之间发生撞击时,发生撞击的那扇旋转门将绕竖杆轴线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最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旋转门复位,该过程能够缓冲旋转门与行人之间的撞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人的人身安全,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轴套1、竖轴2、旋转门3、套筒4、竖杆5、扭簧6、连接块7、滚动球8、环槽9、挡块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门,包括有上下对应且开口相对的两个轴套1、穿设于两个轴套1内且可绕轴线逆时针转动的竖轴2和设于竖轴2两侧的两扇旋转门3,还包括有两个缓冲组件,每个该缓冲组件均包含两个套筒4,一根竖杆5和一根扭簧6,两个所述套筒4上下对应固定设于竖轴2一侧,且两个套筒4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竖杆5穿设过两个套筒4且可相对套筒4转动,该竖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门3固定连接,所述扭簧6套设在竖杆5上且其顶端、底端分别与竖轴2、旋转门3固定连接,以使旋转门3绕竖杆5的轴线顺时针转动并复位。本技术借助所述套筒4、竖杆5和扭簧6,当旋转门3与通行的行人之间发生撞击时,发生撞击的那扇旋转门3将绕竖杆5轴线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最后在扭簧6的作用下旋转门3复位,该过程能够缓冲旋转门3与行人之间的撞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人的人身安全.如图3所示,每根所述竖杆5的两端与对应的旋转门3之间均固定连接两块上下对应的连接块7,两块连接块7相对的内侧均嵌设一颗可绕中心自由转动的滚动球8,套设在竖杆5上的两个套筒4相对的外端均开有一个以竖杆5轴线为中心的环槽9,所述滚动球8适配抵接在环槽9内且可沿环槽9走向滚动,当所述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为中心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滚动球8能够顺应旋转门3的转动轨迹而在环槽9内滚动行走,该种方式能够大大减弱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顺时针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所述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顺时针转动的灵敏度,进而更进一步提高了缓冲旋转门3与行人之间撞击的缓冲性能。如图2所示,所述竖轴2与每侧的旋转门3之间均固定连接一块防止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逆时针转动的挡块10,设置所述挡块10的目的在于,当行人在推动旋转门3通行时,旋转门3在挡块10的作用下能够及时地发生相应的转动,从而提高行人的通行效率。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套筒4内均穿设一个与套筒4同轴的第一轴承11,所述竖杆5穿设过第一轴承11的中心孔,设置该第一轴承11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竖杆5与套筒4之间的转动摩擦,从而进一步提高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为中心顺时针转动的灵敏度,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旋转门3与行人之间撞击后的缓冲性能。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轴套1内均穿设一个与轴套1同轴的第二轴承12,所述竖轴2穿设过第二轴承12的中心孔,设置所述第二轴承12,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地减小竖轴2与轴套1之间的转动摩擦,从而提高旋转门3转动的灵敏度,也从另一个方面节约了行人推动旋转门3的推力。工作原理:行人用手推动其中一扇旋转门3,从而使旋转门3随所述竖轴2并以竖轴2的轴线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该扇旋转门3转动中会留出行人通行的通道,行人从通道中通过,该过程中若行人以较大且快速的推力推动该扇旋转门3,此时在挡块10作用下,旋转门3能够及时地发生转动,则这两扇旋转门3将以较大的角速度转动,另一扇旋转门3将以较大的角速度转动到行人背后并且撞击到行人的后背,撞击过程中,与行人后背产生撞击的该扇旋转门3由于突然受到外界阻挡将会突然停止逆时针转动,由于整体的转动惯性,此时该扇旋转门3将会绕竖杆5轴线产生一定角度的顺时针转动,该扇旋转门3绕竖杆5顺时针转动过程中,所述滚动球8将在环槽9内进行滚动,整个撞击过程将改变与行人撞击的那扇旋转门3的转动方向,这个过程能够大大缓冲旋转门3与行人之间产生的撞击力,从而在一定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门,包括有上下对应且开口相对的两个轴套(1)、穿设于两个轴套(1)内且可绕轴线逆时针转动的竖轴(2)和设于竖轴(2)两侧的两扇旋转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缓冲组件,每个该缓冲组件均包含两个套筒(4),一根竖杆(5)和一根扭簧(6),两个所述套筒(4)上下对应固定设于竖轴(2)一侧,且两个套筒(4)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竖杆(5)穿设过两个套筒(4)且可相对套筒(4)转动,该竖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门(3)固定连接,所述扭簧(6)套设在竖杆(5)上且其顶端、底端分别与竖轴(2)、旋转门(3)固定连接,以使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顺时针转动并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门,包括有上下对应且开口相对的两个轴套(1)、穿设于两个轴套(1)内且可绕轴线逆时针转动的竖轴(2)和设于竖轴(2)两侧的两扇旋转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两个缓冲组件,每个该缓冲组件均包含两个套筒(4),一根竖杆(5)和一根扭簧(6),两个所述套筒(4)上下对应固定设于竖轴(2)一侧,且两个套筒(4)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竖杆(5)穿设过两个套筒(4)且可相对套筒(4)转动,该竖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旋转门(3)固定连接,所述扭簧(6)套设在竖杆(5)上且其顶端、底端分别与竖轴(2)、旋转门(3)固定连接,以使旋转门(3)绕竖杆(5)轴线顺时针转动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竖杆(5)的两端与对应的旋转门(3)之间均固定连接两块上下对应的连接块(7),两块连接块(7)相对的内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虎程进向石林郑靖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明德致远重庆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