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梁保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常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施工,混凝土预制构件梁是常见的预制构件。但是,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缺少有效保护,容易造成磕碰受损,影响使用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棱角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缺少有效保护,容易造成磕碰受损,影响使用效果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梁的端部四个棱角进行有效防护,防止磕碰受损,同时便于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梁的使用需求,适用范围广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表面转动安装有四根调长杆,四根所述调长杆呈方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表面转动安装有四根调长杆(2),四根所述调长杆(2)呈方形结构分布,所述调长杆(2)远离所述承载板(1)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护角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表面转动安装有四根调长杆(2),四根所述调长杆(2)呈方形结构分布,所述调长杆(2)远离所述承载板(1)的端部转动安装有护角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制构件梁端部棱角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长杆(2)包括第一L型板(201)和第二L型板(205),所述第二L型板(205)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护角套(3)前侧面,所述第二L型板(205)与所述护角套(3)相垂直的侧面贯穿设置有通孔(206),所述第一L型板(201)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承载板(1)前侧面,所述第一L型板(201)与所述承载板(1)相垂直的侧面贯穿设置有螺纹孔(203),所述螺纹孔(203)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强,徐红伟,荆甘泉,尚勤超,魏斐然,
申请(专利权)人:段文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