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9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包括底层模板、顶层模板、底层钢筋、顶层钢筋,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通过对拉定位止水螺栓定位,顶层模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段顶层模板,相邻分段顶层模板端部与底层模板之间形成振捣槽;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包括支撑柱、分别与支撑柱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结构相同,第一块体开设有与顶层钢筋适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二块体开设有与底层钢筋适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分别与顶层钢筋、底层钢筋适配时,相对支撑柱转动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快速将顶层钢筋或底层钢筋适配于十字形凹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坡屋面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坡屋面因其造型美观,防水性能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坡屋面形式较为复杂,施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决定整个屋面的工程质量,一般坡屋面施工方法分为单面模板法、双面夹板支模法。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屋面坡度30°以下可采用单面模板法,坡面在30°以上就要采用双面夹板支模法(即封闭法)施工。而采用双面夹板支模法浇筑坡屋面时,结构层厚度的控制,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控制是关键。但是传统的坡屋面钢筋保护层之间的相对距离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不同位置结构层的厚度不统一,容易导致坡屋面结构层出现裂缝以及渗水等质量问题,而后期再进行维修难度系数较大,严重影响坡屋面的正常使用以及房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较难控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n底层模板:用于铺设在模板龙骨上表面,模板龙骨的倾斜度与坡屋面的坡度一致,模板龙骨的底部由支撑杆系支撑固定;/n顶层模板:设置在底层模板上方且与底层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坡屋面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n底层钢筋:设置在底层模板的上方,且底层模板与底层钢筋之间设置有垫块;/n顶层钢筋:设置在顶层模板的下方;/n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通过对拉定位止水螺栓定位,对拉定位止水螺栓在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的外侧分别通过底部螺母和顶部螺母锁紧固定;/n顶层模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段顶层模板,相邻分段顶层模板端部与底层模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底层模板:用于铺设在模板龙骨上表面,模板龙骨的倾斜度与坡屋面的坡度一致,模板龙骨的底部由支撑杆系支撑固定;
顶层模板:设置在底层模板上方且与底层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坡屋面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
底层钢筋:设置在底层模板的上方,且底层模板与底层钢筋之间设置有垫块;
顶层钢筋:设置在顶层模板的下方;
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通过对拉定位止水螺栓定位,对拉定位止水螺栓在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的外侧分别通过底部螺母和顶部螺母锁紧固定;
顶层模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段顶层模板,相邻分段顶层模板端部与底层模板之间形成的槽体用作混凝土分段浇筑时的振捣槽;
底层模板与顶层模板之间支撑设置有支撑块;
支撑块包括支撑柱、分别与支撑柱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的结构相同,第一块体的远离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与顶层钢筋适配的十字形凹槽,第二块体的远离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与底层钢筋适配的十字形凹槽;
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分别与顶层钢筋、底层钢筋适配时,相对支撑柱转动第一块体或第二块体快速将顶层钢筋或底层钢筋适配于十字形凹槽中,第一块体穿过顶层钢筋与顶层模板支撑配合,第二块体穿过底层钢筋与底层模板支撑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坡屋面间断性浇筑双层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的圆柱,圆柱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线与圆柱的轴线重合;第一块体朝向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与圆柱适配的插孔,第一块体开设有连通插孔与十字形凹槽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孔适配的螺纹段,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螺帽,十字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忠崔春涛赵莹陈俊刘闪闪陈奎成郭向前兰香丽张利民刘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