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8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包括脚手架主体和导轨,所述脚手架主体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架体立杆,左右两侧架体立杆之间均匀水平横向设置的架体大横杆和前后两侧架体立杆之间均匀水平纵向设置的架体小横杆,前后对应的架体大横杆之间水平设置有脚手板,后端架体立杆与相邻架体大横杆和架体小横杆之间设置有防护网,所述脚手板内均匀活动设置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脚手板内活动设置防护板,防护板与脚手板之间的伸缩杆上设置调节装置,带动防护板向前方外侧移动,直到与工程结构表面接触,对脚手架主体与工程结构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防护,避免作业时物料从缝隙掉落,对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在高层作业中,通常会使用附着式脚手架,附着式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但是在附着式脚手架上进行作业时,由于其通过附着支座、提升挂座等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与工程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作业时物料容易从空隙掉落,对地面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包括脚手架主体(1)和导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主体(1)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架体立杆(3),左右两侧架体立杆(3)之间均匀水平横向设置的架体大横杆(21)和前后两侧架体立杆(3)之间均匀水平纵向设置的架体小横杆(5),前后对应的架体大横杆(21)之间水平设置有脚手板(4),后端架体立杆(3)与相邻架体大横杆(21)和架体小横杆(5)之间设置有防护网(6),所述脚手板(4)内均匀活动设置有防护板(7),所述脚手板(4)的后端内壁中央处与对应防护板(7)的后侧侧壁之间水平纵向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包括脚手架主体(1)和导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主体(1)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架体立杆(3),左右两侧架体立杆(3)之间均匀水平横向设置的架体大横杆(21)和前后两侧架体立杆(3)之间均匀水平纵向设置的架体小横杆(5),前后对应的架体大横杆(21)之间水平设置有脚手板(4),后端架体立杆(3)与相邻架体大横杆(21)和架体小横杆(5)之间设置有防护网(6),所述脚手板(4)内均匀活动设置有防护板(7),所述脚手板(4)的后端内壁中央处与对应防护板(7)的后侧侧壁之间水平纵向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板(4)为前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防护板(7)与脚手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邻防护板(7)之间通过连接杆(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其特征在于,脚手板(4)内底壁上位于防护板(7)下方左右两侧均水平纵向铺设有滑轨(9),所述防护板(7)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与滑轨(9)对应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匹配的滑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附着式脚手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脚手板(4)的后端内壁中央处固定连接的外连接柱(11)和对应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洪铭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