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
本技术涉及楼梯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室内楼梯的材质包括木质楼梯、钢结构楼梯和混泥土楼梯等,传统室内钢结构楼梯通常通过焊接制成,楼梯大多是不可拆卸的,然而楼梯整体体积大,空间占用率太高,对楼梯的运输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安装完成后,楼梯位置不能改变,导致使用者不能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对楼梯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解决了传统室内钢结构楼梯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包括框架和扶手,所述框架顶部和底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包括框架(1)和扶手(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嵌设有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2),所述螺栓(2)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的外圈嵌设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均栓接有安装板(15),所述框架(1)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卡接有踏板(4),所述踏板(4)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机构(5),所述框架(1)的正面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机箱(7),所述框架(1)的顶部从上至下均依次卡接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扶手(9)的底部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钢结构楼梯,包括框架(1)和扶手(9),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嵌设有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2),所述螺栓(2)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母,且第二螺母的外圈嵌设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外侧均栓接有安装板(15),所述框架(1)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卡接有踏板(4),所述踏板(4)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机构(5),所述框架(1)的正面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机箱(7),所述框架(1)的顶部从上至下均依次卡接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扶手(9)的底部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腔与固定柱(8)的顶部卡接,所述框架(1)的内腔从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卡紧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钢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5)包括固定块(51)、滑柱(52)、第一复位弹簧(53)、第一滑块(54)、移动板(55)、第一卡杆(56)和第二复位弹簧(57),所述踏板(4)底部正面和背面的中心处均栓接有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相向的一侧栓接有滑柱(52),所述滑柱(52)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复位弹簧(53),所述滑柱(5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3)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第一滑块(54)相向的一侧栓接,所述第一滑块(54)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滑块(54)远离第一复位弹簧(53)的一侧栓接有移动板(55),所述移动板(55)远离第一滑块(54)的一侧贯穿框架(1)并向框架(1)的正面和背面延伸,所述移动板(55)顶部远离第一滑块(5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机箱(7)内腔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7),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7)的底部栓接有第一卡杆(56),所述第一卡杆(56)的底部贯穿机箱(7)并与第二卡槽的内腔卡接,所述第一卡杆(56)的顶部栓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贯穿机箱(7)并栓接有第二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钢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6)包括旋转轴(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正反螺纹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