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引下线即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作引下线时,引下线的设计应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3.5条、第4.4.5条的规定选择合适的直径,同时还须根据规范中第4.3.3条、第4.4.3条要求按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设置位置及数量。在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均优先利用结构柱内对角两根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通过钢筋螺纹套筒或搭接焊的形式很容易形成雷电电气通路,施工过程由现场的电气施工员与结构施工员配合完成,施工工序简单,省时、省材料。而现装配式建筑取消了施工现场大部分的现浇、现砌工作,同时对于装配式建筑电气施工尤其是雷电防护上的施工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施工要求:柱内上下主筋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不能实现构件之间连成电气贯,不满足防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包括预埋于上预制结构柱(1)内的灌浆套筒(2)、上连接主筋(3)和预埋于下预制结构柱(4)内的下连接主筋(5);所述的上连接主筋(3)下端的螺纹段(3-1)与灌浆套筒(2)的上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连接件(6),所述的金属连接件(6)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通孔(6-1),该金属连接件(6)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圆台状通孔(6-1)连通以便灌浆料的通浆孔(6-2);所述的螺纹段(3-1)的下端设有外直径小于上连接主筋(3)直径的空心管(3-2);所述的下连接主筋(5)的上端自圆台状通孔(6-1)下端插入后带着金属连接件(6)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包括预埋于上预制结构柱(1)内的灌浆套筒(2)、上连接主筋(3)和预埋于下预制结构柱(4)内的下连接主筋(5);所述的上连接主筋(3)下端的螺纹段(3-1)与灌浆套筒(2)的上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连接件(6),所述的金属连接件(6)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通孔(6-1),该金属连接件(6)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圆台状通孔(6-1)连通以便灌浆料的通浆孔(6-2);所述的螺纹段(3-1)的下端设有外直径小于上连接主筋(3)直径的空心管(3-2);所述的下连接主筋(5)的上端自圆台状通孔(6-1)下端插入后带着金属连接件(6)一起伸入灌浆套筒(2)内后,所述的空心管(3-2)自圆台状通孔(6-1)上端插入,且空心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滟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