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630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确定方法,包括:将持力层界面各勘探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整理成csv文件;在Civil 3d中生成曲面,以步骤A得到的*.csv文件来定义该曲面,并应用“从曲面提取”命令,生成以持力层界面为上表面的三维地质模型,导出ACIS实体,即.sat文件;将.sat文件和已做好的桩基模型项目文件插入Revit软件,整合桩基和持力层模型;统计桩端整合到持力层表面后各桩的长度,生成“桩基明细表”;以“桩基明细表”中桩的长度为基础,加上设计文件中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即可得出每一根桩的入土深度。此方法方便快捷,仅需简单的鼠标和键盘操作,无需复杂的编程学习,一般的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都能够快速学会,在项目现场具有可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尤其是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根据持力层的位置来确定桩长的情况。传统方法是依据地质勘探点所得各垂直断面的地层厚度信息来判断持力层的位置,并结合设计文件中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来推算出桩的合理长度,得出桩基的入土深度。确定桩基的入土深度,需要先确定两个数值,一个是设计文件中对桩基进入持力层深度的要求值,这是设计文件中已知的;另一个是确定桩基到达持力层界面时的深度,这是设计文件中未知的,需要经过勘探和测算。因此,快速准确地确定持力层的位置是确定桩基入土深度的关键。目前,BIM技术已经在建筑施工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采用revit三维平台进行建模和计算已经是本领域比较常用的手段,如:CN201611163402公开了一种基于revit三维平台桩基自动生成与三维算量方法,其中持力层模型是采用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根据地勘资料三维坐标生成。该技术中,持力层的生成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即需要借助Re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将持力层界面各勘探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整理成*.csv文件;/nB、在Civil 3d软件中生成曲面,以步骤A得到的*.csv文件来定义该曲面,并应用“从曲面提取”命令,生成以持力层界面为上表面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导出ACIS实体,即*.sat文件;/nC、将步骤B得到的*.sat文件和已做好的桩基模型项目文件插入Revit软件,整合桩基和持力层模型;/nD、统计桩端整合到持力层表面后各桩的长度,生成“桩基明细表”;/nE、以“桩基明细表”中桩的长度为基础,加上设计文件中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即可得出每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技术的桩基入土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将持力层界面各勘探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整理成*.csv文件;
B、在Civil3d软件中生成曲面,以步骤A得到的*.csv文件来定义该曲面,并应用“从曲面提取”命令,生成以持力层界面为上表面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导出ACIS实体,即*.sat文件;
C、将步骤B得到的*.sat文件和已做好的桩基模型项目文件插入Revit软件,整合桩基和持力层模型;
D、统计桩端整合到持力层表面后各桩的长度,生成“桩基明细表”;
E、以“桩基明细表”中桩的长度为基础,加上设计文件中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即可得出每一根桩的入土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念三代权刘斌李强谷昌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