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627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横向构件及第二构件的总荷载;调整横向构件和/或第二构件的至少一节点的连接状态为第一连接状态,施加第一荷载及预载,将横向构件和/或第二构件的至少一节点的连接状态调整为第二连接状态,卸除预载及施加第二荷载,基于第一荷载及预载,计算框架结构在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内力,基于卸除预载及施加的第二荷载,计算框架结构在第二连接状态下的内力,叠加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内力及第二连接状态下的内力得到目标内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计算方法,可使框架结构构件全长范围的正负弯矩得到有效的消减及均化,进而提高框架结构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为结构的方案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框架结构的实际设计建造(制造)应用中,为了分析判断框架结构的控制性内力,主要采用计算框架结构弯矩的方式。目前,在计算弯矩时,通常是将框架结构构件与构件之间连接状态假定为铰接或刚接并承受全部荷载来计算,根据计算出的结果确定结构的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然而,在实际设计和建造(制造)中发现,采用上述方式计算得到的框架结构构件的受力弯矩分布极为不均,以框架结构为梁柱结构为例,若梁的两端与中部的受力弯矩分布非常不均,导致两端与中部的弯矩幅差较大,则可能导致需增大梁的截面的情况,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较高,技术措施难度较大,甚至有可能误判做出结构不可行的结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消减均化框架结构的梁柱承受的正负弯矩,从而提高框架结构在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及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所述方法包括:/n计算所述框架结构在初始连接状态下承受的总荷载;/n调整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节点的状态,使其由所述初始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一连接状态,在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上施加第一荷载以及预载;/n调整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节点的状态,使其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二连接状态,卸除所述预载,以及在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上施加第二荷载;/n基于所述第一荷载及所述预载,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内力,以及基于卸除预载及施加的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的加载及预内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及与所述第一构件连接的第二构件,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框架结构在初始连接状态下承受的总荷载;
调整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节点的状态,使其由所述初始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一连接状态,在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上施加第一荷载以及预载;
调整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的连接节点的状态,使其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调整至第二连接状态,卸除所述预载,以及在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上施加第二荷载;
基于所述第一荷载及所述预载,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下的内力,以及基于卸除预载及施加的所述第二荷载,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下的内力,叠加各所述内力,得到目标内力;
其中,所述第一荷载为所述总荷载的部分荷载,所述第二荷载为所述总荷载除去所述第一荷载的剩余荷载;所述初始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节点的约束个数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节点的约束个数,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节点的约束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初始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节点的约束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为半刚接或刚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为半刚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为刚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与所述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