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冷弯钢的建筑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砖体等结构相比,在施工周期、模块化设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冷弯钢进行连接时,由于钢体较薄弱,焊接连接的难度很大,此外,现有的冷弯钢连接通常是固定连接,缺少缓冲结构,导致在地震情况下,容易由于震动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墙体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组装快速方便,不需要使用焊接即可实现各部件的相互连接,有效降低了震动时结构间硬性接触造成的损伤,墙板结构使用轻质材料,有效降低了总体结构的重量,且通过阻尼结构实现了震动耗能,有效降低了震动对建筑整体造成的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墙板结构,墙板结构两侧安装有立柱,立柱之间连接有屋梁;所述立柱包括工字钢,工字钢上部相对扣合固定有第一U形钢,下部扣合固定有第二U形钢;第一U形钢和第二U形钢之间形成卡槽;屋梁的端部卡入卡槽内并与立柱相连;所述墙板结构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两侧均通过连接板相互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之间形成填充腔,填充腔内填充有轻质保温材料;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左右边侧与连接板形成与立柱配合的竖向U形卡槽;竖向U形卡槽与立柱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物;连接板的高度短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使得前面板和后面板上下端之间形成有与屋梁配合的安装槽;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内侧面均成形有若干凹槽。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填充物为PU发泡剂;抗震墙体结构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结构(1),墙板结构(1)两侧安装有立柱(2),立柱(2)之间连接有屋梁(3);所述立柱(2)包括工字钢(4),工字钢(4)上部相对扣合固定有第一U形钢(5),下部扣合固定有第二U形钢(6);第一U形钢(5)和第二U形钢(6)之间形成卡槽(7);屋梁(3)的端部卡入卡槽(7)内并与立柱(2)相连;所述墙板结构(1)包括前面板(8)和后面板(9);前面板(8)和后面板(9)两侧均通过连接板(10)相互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10)之间形成填充腔(11),填充腔(11)内填充有轻质保温材料(13);所述前面板(8)和后面板(9)的左右边侧与连接板(10)形成与立柱(2)配合的竖向U形卡槽(26);竖向U形卡槽(26)与立柱(2)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物(12);连接板(10)的高度短于前面板(8)和后面板(9),使得前面板(8)和后面板(9)上下端之间形成有与屋梁(3)配合的安装槽(14);前面板(8)和后面板(9)的内侧面均成形有若干凹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结构(1),墙板结构(1)两侧安装有立柱(2),立柱(2)之间连接有屋梁(3);所述立柱(2)包括工字钢(4),工字钢(4)上部相对扣合固定有第一U形钢(5),下部扣合固定有第二U形钢(6);第一U形钢(5)和第二U形钢(6)之间形成卡槽(7);屋梁(3)的端部卡入卡槽(7)内并与立柱(2)相连;所述墙板结构(1)包括前面板(8)和后面板(9);前面板(8)和后面板(9)两侧均通过连接板(10)相互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10)之间形成填充腔(11),填充腔(11)内填充有轻质保温材料(13);所述前面板(8)和后面板(9)的左右边侧与连接板(10)形成与立柱(2)配合的竖向U形卡槽(26);竖向U形卡槽(26)与立柱(2)之间填充有弹性填充物(12);连接板(10)的高度短于前面板(8)和后面板(9),使得前面板(8)和后面板(9)上下端之间形成有与屋梁(3)配合的安装槽(14);前面板(8)和后面板(9)的内侧面均成形有若干凹槽(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物(12)为PU发泡剂;抗震墙体结构中的建筑缝隙也均用弹性填充物(12)填充。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贵庭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