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震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时破坏房屋,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条规定: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但是,如果地震引起的建筑物之间相互位移过大,则会发生碰撞,需要在防震缝内设置防碰撞装置,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现有技术的防碰撞装置体积比较大,而防震缝的宽度比较窄,防碰撞装置在安装时比较困难,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导向滑杆和墙体,所述导向滑杆的表面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导向滑杆(1)和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1)的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所述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座(5),所述支座(5)呈U字型结构,所述支座(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导向滑杆(1)的一端通过支座(5)转动连接有压紧板(8),所述导向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导向滑杆(1)的表面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10)和减震弹簧(11),所述导向滑杆(1)右端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包括导向滑杆(1)和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杆(1)的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所述第一滑动环(3)和第二滑动环(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座(5),所述支座(5)呈U字型结构,所述支座(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导向滑杆(1)的一端通过支座(5)转动连接有压紧板(8),所述导向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导向滑杆(1)的表面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10)和减震弹簧(11),所述导向滑杆(1)右端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2),所述锁紧螺母(12)靠近第二滑动环(4)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垫圈(13),所述墙体(2)的表面嵌设有定位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紧板(8)分别设置在导向滑杆(1)的上下两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