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61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涉及一种大棚,具体由两个并排布置且开口向下的弧形骨架构成,所述弧形骨架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下插入到一个水泥墩中,并由水泥墩凝固时固定,水泥墩埋入泥土中,弧形骨架之间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水平的横向骨架,横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骨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横向骨架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减小了骨架划伤薄膜的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薄膜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薄膜的安装难度;弧形骨架和横向骨架之间拆装时操作简单方便,极大降低了大棚的拆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棚,具体是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大棚在制作时,通常是先用结构钢搭建出大棚的骨架,再在骨架上铺设薄膜,但是由于现有的大棚骨架存在棱角和毛刺,会划伤薄膜,从而减少了薄膜的使用寿命。在专利号为CN210900612U的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该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问题,但是由于圆弧钢管和横钢管之间拆装不方便,极大增加了安装工人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由两个并排布置且开口向下的弧形骨架构成,所述弧形骨架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下插入到一个水泥墩中,并由水泥墩凝固时固定,水泥墩埋入泥土中,弧形骨架之间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水平的横向骨架,横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骨架固定连接,工作时将薄膜铺在横向骨架上,从而形成大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骨架包括安装杆、套筒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对称焊接有一个用于与弧形骨架固定连接的安装杆,连接杆上套接有套筒且套筒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当薄膜铺设在横向骨架上时,套筒会沿着薄膜移动的方向滚动,一方面减小了骨架划伤薄膜的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薄膜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薄膜的安装难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长度与连接杆的长度一致,套筒的内径与连接杆的直径一致,套筒的外径与安装杆的外径一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骨架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卡块,弧形骨架上与横向骨架的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插入卡块的卡槽,卡块朝向收纳槽内的一端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卡块位于收纳槽内的一端底面焊接有把手,把手的底端伸出横向骨架的下方,且横向骨架上开设有供把手滑动的滑槽,通过将把手设置在横向骨架的下方,能够避免薄膜铺上横向骨架时被把手挂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骨架的下方在弧形骨架的侧壁上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滑动安装有两根竖直的拉杆,拉杆的顶端分别与套环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当卡块插入卡槽时,套环套在把手上,从而对把手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卡块和卡槽连接时的安全性,不易脱离,拉杆的底端分别与拉板的顶面两端固定连接,拉板的中部与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从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弹簧为拉板提供向上的拉力,从而将套环套在把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由水泥墩、弧形骨架和横向骨架构成,结构简单,制作难度低;通过横向骨架的结构设计,当薄膜铺设在横向骨架上时,套筒会沿着薄膜移动的方向滚动,一方面减小了骨架划伤薄膜的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薄膜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薄膜的安装难度;弧形骨架和横向骨架之间拆装时操作简单方便,省去了工作人员挨个拧螺丝的过程,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极大降低了大棚的拆装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中弧形骨架和横向骨架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中横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水泥墩1、弧形骨架2、横向骨架3、安装杆31、套筒32、连接杆33、第一弹簧4、收纳槽5、固定块6、第二弹簧7、拉板8、拉杆9、套环10、把手11、卡槽12、卡块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由两个并排布置且开口向下的弧形骨架2构成,所述弧形骨架2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下插入到一个水泥墩1中,并由水泥墩1凝固时固定,水泥墩1埋入泥土中,弧形骨架2之间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水平的横向骨架3,横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骨架2固定连接,工作时将薄膜铺在横向骨架3上,从而形成大棚;请参阅图3,所述横向骨架3包括安装杆31、套筒32和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两端对称焊接有一个用于与弧形骨架2固定连接的安装杆31,连接杆33上套接有套筒32且套筒32与连接杆33转动连接,套筒32的长度与连接杆33的长度一致,套筒32的内径与连接杆33的直径一致,套筒32的外径与安装杆31的外径一致,当薄膜铺设在横向骨架3上时,套筒32会沿着薄膜移动的方向滚动,一方面减小了骨架划伤薄膜的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了薄膜与骨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薄膜的安装难度;请参阅图2,所述横向骨架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收纳槽5,收纳槽5内滑动安装有卡块13,弧形骨架2上与横向骨架3的连接处开设有用于插入卡块13的卡槽12,卡块13朝向收纳槽5内的一端与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收纳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卡块13位于收纳槽5内的一端底面焊接有把手11,把手11的底端伸出横向骨架3的下方,且横向骨架3上开设有供把手11滑动的滑槽,通过将把手11设置在横向骨架3的下方,能够避免薄膜铺上横向骨架3时被把手11挂坏,横向骨架3的下方在弧形骨架2的侧壁上焊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上滑动安装有两根竖直的拉杆9,拉杆9的顶端分别与套环10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当卡块13插入卡槽12时,套环10套在把手11上,从而对把手11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卡块13和卡槽12连接时的安全性,不易脱离,拉杆9的底端分别与拉板8的顶面两端固定连接,拉板8的中部与第二弹簧7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7的顶端与固定块6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从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弹簧7为拉板8提供向上的拉力,从而将套环10套在把手1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卡块13插入卡槽12中,从而将横向骨架3安装固定在弧形骨架2之间,通过套环10套在把手11上,从而对卡块13的位置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卡块13脱出卡槽12外,提高了大棚安装后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大棚进行拆卸时,仅需要通过拉板8将套环10往下拉与把手11分离后,再将通过把手11将卡块13抽出卡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由两个并排布置且开口向下的弧形骨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骨架(2)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下插入到一个水泥墩(1)中,并由水泥墩(1)凝固时固定,水泥墩(1)埋入泥土中,弧形骨架(2)之间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水平的横向骨架(3),横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骨架(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由两个并排布置且开口向下的弧形骨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骨架(2)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下插入到一个水泥墩(1)中,并由水泥墩(1)凝固时固定,水泥墩(1)埋入泥土中,弧形骨架(2)之间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水平的横向骨架(3),横向骨架(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弧形骨架(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骨架(3)包括安装杆(31)、套筒(32)和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两端对称焊接有一个用于与弧形骨架(2)固定连接的安装杆(31),连接杆(33)上套接有套筒(32)且套筒(32)与连接杆(3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划伤薄膜的温室大棚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2)的长度与连接杆(33)的长度一致,套筒(32)的内径与连接杆(33)的直径一致,套筒(32)的外径与安装杆(31)的外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运超崔石衡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肥乡区庆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