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及其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7936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USB待测主机对端接入一个侵权识别设备;S2、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S3、侵权识别设备对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S4、在USB待测主机收到X.LFPS文件后,USB待测主机向侵权识别设备发送IP版权信息;S5、根据IP版权信息判断USB待测主机是否侵权,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容易实现;利用USB协议规定的compliance模式做侵权识别,更加稳定可靠,还可以节省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侵权识别方法,侵权识别方式更灵活,识别方式更隐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识别IP侵权;还能够识别用该IP制成的产品侵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及其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USB
,具体涉及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及其终端。
技术介绍
作为IP设计公司,对应的客户为芯片厂商。我们将设计好的IP设计代码卖给芯片厂商,芯片厂商将我们的IP集成进他们的系统,然后拿去流片,做成芯片。通常会有几种销售模式,简单说一种为一次性买断付费,一种为每次流片付费。如果采用每次流片付费的方式,就存在一种可能性,芯片厂商支付了IP的一次流片费用,因为IP没有修改的需要,芯片厂商拿去多次流片,用于不同的产品。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他公司盗用IP设计公司的设计代码,流片做成产品。以上两种情况,IP设计公司的合法权益收到侵犯,必许针对不同的IP有相应侵权识别方法来应对。从设计流程进行区分,可将集成电路模块(IP)分为软核、固核、硬核三种类型。关于软核(SoftIP):在逻辑IC设计的过程中,IC设计者会在系统规格制定完成后,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将系统所需的功能写出寄存器传输级(RTL,RegisterTransferLevel)的程序,这个RTL文件就被称为软核。软核以源代码的形式提供,故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经用户修改以实现所需要的电路系统设计,且与具体的实现工艺无关。但软核的缺点在于自主知识产权不容易得到保护,尤其是对于标准协议IP(如USB3.0),即使对代码进行加密,同一个IP的加密代码仍可被重复地用在不同的SOC项目中。关于固核(FirmIP):RTL程序经过仿真验证,符合设计要求后,设计者借助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从单元库(CellLibrary)中选取相对应的逻辑门,将RTL文件转换成以逻辑门单元形式呈现的网表(Netlist)文件,该网表文件即所谓的固核。固核是软核与硬核的折中,其相比于软核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相比于硬核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但固核仍无法像软核一样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逻辑修改。关于硬核(HardIP):网表文件经过验证后,进入实体设计的步骤,先进行功能组块的位置配置设计(FloorPlanning),再进行布局与布线设计(Place&Routing),做完实体的布局与布线后所产生的GDSII文件,即为硬核。硬核设计时工艺已经完成且无法修改,用户得到的硬核仅是产品功能而不是产品设计,因此硬核的设计与制造厂商对它实行全权控制,且相对于软核与固核,硬核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比较简单。USB设备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标准IP,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业界亟需拓展的研究方向,但目前的现有技术仍未能解决该项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对软件或硬件加密进行保护,加密之后还是有被破解的可能。尤其时在交付软核的情况下,因为灵活性较高,可由客户修改寄存器,来修改生成不同的IP版本。容易被芯片厂商修改多个版本流片。一旦做成产品难以识别侵权,无论软件源码,还是硬件源码均不可见,难以识别侵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及其终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USB待测主机对端接入一个侵权识别设备;S2、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S3、侵权识别设备对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S4、在USB待测主机收到X.LFPS文件后,USB待测主机向侵权识别设备发送IP版权信息;S5、根据IP版权信息判断USB待测主机是否侵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1中,在USB待测主机与侵权识别设备之间连接USB协议分析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3中,X.LFPS文件不能与USB协议中的LFPS重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4中,USB待测主机向侵权识别设备发送IP版权信息后,USB协议分析仪通过抓取USB待测主机发送的IP版权信息,进行IP版权信息判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其特征在于,基于的USB协议为USB3.0以上协议,包括USB3.0协议。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侵权识别设备和USB协议分析仪,所述侵权识别设备用于使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并向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所述USB协议分析仪用于转送侵权识别设备发送的X.LFPS文件、转送USB待测主机发送的IP版权信息,并与IP版权信息进行抓取、判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容易实现;利用USB协议规定的compliance模式做侵权识别,更加稳定可靠,还可以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侵权识别方法,侵权识别方式更灵活,识别方式更隐蔽;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识别IP侵权;还能够识别用该IP制成的产品侵权。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遵循的标准协议中描述的状态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遵循的USB标准协议中定义的compliance支持的标准序列;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遵循的USB标准协议中关于LFPS的信号的组成介绍;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遵循的USB标准协议中用到的几种LFPS的时序要求;图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终端的结构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根据USB3.0以上协议USB设备在链路层有一个compliance模式,用于做transmitterreceiver的测试。根据USB协议,USB设备IP在Polling状态,当第一个LFPS超时进入时,USB设备进入compliance模式,随后向对端发送Ping.LFPS。通常对端是一个专用测试设备,USB设备此时作为待测设备。待测试USB设备接收到Ping.LFPS之后就会发送一种Compliancepattern。LFPS在USB协议中的描述如下,设计不同的tBurst、tRepeat时间,可以编码不同的LFPS作为不同的功能。结合图5-6,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USB待测主机对端接入一个侵权识别设备,在USB待测主机与侵权识别设备之间连接USB协议分析仪;S2、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S3、侵权识别设备对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X.LFPS要求严格区别与Ping.LFPS,且不和USB协议中已有的LFPS重复。LFPS的tBurst、tRepeat,的具体值可以有很多,只要能有效发出,有效识别即可;...

【技术保护点】
1.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USB待测主机对端接入一个侵权识别设备;/nS2、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nS3、侵权识别设备对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nS4、在USB待测主机收到X.LFPS文件后,USB待测主机向侵权识别设备发送IP 版权信息;/nS5、根据IP版权信息判断USB待测主机是否侵权。/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USB协议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USB待测主机对端接入一个侵权识别设备;
S2、USB待测主机进入Compliance模式;
S3、侵权识别设备对USB待测主机发送X.LFPS文件;
S4、在USB待测主机收到X.LFPS文件后,USB待测主机向侵权识别设备发送IP版权信息;
S5、根据IP版权信息判断USB待测主机是否侵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USB待测主机与侵权识别设备之间连接USB协议分析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协议的USB设备IP侵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X.LFPS文件不能与USB协议中的LFPS重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卢笙陈盈安姜欣肖骁
申请(专利权)人:芯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