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包括设置于湿区地面的湿区地漏机构和设置于干区地面的干区地漏机构,所述湿区地漏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湿区地面的进水管、一端连接于进水管的下部的湿区U形管和连接于湿区U形管的另一端的排水管,所述干区地漏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干区地面的进水管、一端连接于进水管的下部的干区U形管和连接于干区U形管的另一端的排水管,所述湿区U形管与干区U形管之间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排水管的上方,具有保证连通于干区地面的地漏装置的防臭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
技术介绍
干湿分离是卫浴设计中比较流行的设计概念。使用传统的浴室设备,洗澡之后总是到处充满水汽,潮湿的空气长期在浴室中滞留,造成了空气的污浊。干湿分离包括洗手台、浴室分离;或者淋浴区与坐便、面盆区的分离。干是指洗手台,湿是指浴室。授权公告号为CN2074995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湿区分离卫生间系统,包括卫生间,卫生间设有相连通的干区和湿区,卫生间位于干区内的地面高度大于卫生间位于湿区内的地面高度,且湿区内的地面设置有排水结构;卫生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及淋浴屏装置,淋浴屏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上的吊轨机构、挂设于吊轨机构上并与第一侧墙连接的固定屏、及可滑动设置于吊轨机构上的活动屏,活动屏与地面间隙配合,且地面与第二侧墙、固定屏之间配合形成过水通道。如图1所示,湿区和干区均设置有供排水的地漏机构1,地漏机构1包括进水管2、一端连接于进水管2的U形防臭管和连接于U形防臭管的另一端的排水管4,干区至少设置有两个地漏装置,其中,一个地漏装置连通于洗手台,另一个地漏装置设置于干区地面上,湿区和干区的洗手台的U形防臭管在日常生活中储存一定水,具有一定的防臭效果,但是,连通于干区地面的地漏装置中的U形防臭管由于不经常使用加上水分蒸发,管内储存的水不足,导致排水管4的臭气进入室内,影响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具有保证连通于干区地面的地漏装置的防臭效果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包括设置于湿区地面的湿区地漏机构和设置于干区地面的干区地漏机构,所述湿区地漏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湿区地面的进水管、一端连接于进水管的下部的湿区U形管和连接于湿区U形管的另一端的排水管,所述干区地漏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干区地面的进水管、一端连接于进水管的下部的干区U形管和连接于干区U形管的另一端的排水管,所述湿区U形管与干区U形管之间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排水管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通于湿区U形管和干区U形管之间的连接管,湿区的废水由进水管进入湿区U形管形成两条路径,一部分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另一部分进入干区U形管再通过排水管排出,一方面,增加湿区地漏机构的排水量,加快湿区的排水速度,使得湿区干燥效率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废水进入干区U形管,保证干区U形管的储水量,有效防止臭气反冲,保证干区地漏机构的防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下部内置有一圆形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连通于进水管和U形管,所述套筒的轴线与进水管的轴线重合,套筒的下部圆周面凸出设置有固接于进水管侧壁的环形凸块,所述套筒、环形凸块和进水管侧壁形成的区域为缓冲腔,所述环形凸块设置有连通于U形管的通水孔,所述套筒设置有将套筒的内孔封闭的防臭挡板和控制防臭挡板启闭的控制组件,所述防臭挡板铰接于套筒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将套筒内孔封闭的防臭挡板,一方面,干区U形管内储存的水较少的情况下仍具有防臭性,进一步提高地漏机构的防臭性能,另一方面,隔断存储在U形管内的水于外界的连通,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防臭挡板且位于缓冲腔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下端面的重力锤和内置于缓冲腔且位于重力锤下方的浮动球,所述通水孔位于浮动球的下方,通水孔靠近浮动球的开口与浮动球的形状相吻合,初始状态下,防臭挡板处于闭合状态,当缓冲腔积累一定的水后,带动浮动球上升,浮动球抵接于重力锤的下端面从而带动连接板向上转动,使得防臭挡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开启,排水结束后,重力锤受自身重力作用实现连接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闭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开始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水沿进水管侧壁流入缓冲腔,当缓冲腔积累一定的水后,带动浮动球上升,浮动球抵接于重力锤的下端面从而带动连接板向上转动,使得防臭挡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开启,水流较大情况下,防臭挡板受水流冲刷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开启,排水结束后,重力锤受自身重力作用实现连接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闭合,通水孔靠近浮动球的开口与浮动球的形状相吻合,进一步保证进水管与U形管之间的气密性,保证防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腔设置有限制浮动球绕进水管的轴线移动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板有效保证浮动球受浮力作用准确带动连接板转动和排水结束后浮动球将通水孔的开口封闭,隔板下部设置有连通孔,防止废水残留于缓冲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湿区地漏机构和干区地漏机构均设置有过滤头发等杂质以防止杂质堵塞进水管的过滤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过滤组件防止进水管发生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进水管的过滤筒和内置于过滤筒的活性炭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可拆卸连接诶于进水管的过滤筒,为过滤的杂质提高收集的空间和方便对过滤筒里的杂质进行清理,和对活性炭包进行更换,活性炭包具有吸附臭气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防臭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的底部为中间高四周低呈倒“V”形设置,过滤筒的底面和周面均设置有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筒底部为中间高四周低呈倒“V”形设置,在水流较小的情况下,方便将水流引排到缓冲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轴线与进水管的轴线重合,所述过滤筒设置有嵌接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卡凸,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断截面呈V形,卡凸的横断截面形状与环形凹槽相吻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凹槽的横断截面呈V形设置,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卡凸与环形凹槽的卡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设置有用于拿取过滤筒的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过滤筒的拿取。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连通于湿区U形管和干区U形管之间的连接管,湿区的废水由进水管进入湿区U形管形成两条路径,一部分水经过排水管排出,另一部分进入干区U形管再通过排水管排出,一方面,增加湿区地漏机构的排水量,加快湿区的排水速度,使得湿区干燥效率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废水进入干区U形管,保证干区U形管的储水量,有效防止臭气反冲,保证干区地漏机构的防臭效果。2、一开始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水沿进水管侧壁流入缓冲腔,当缓冲腔积累一定的水后,带动浮动球上升,浮动球抵接于重力锤的下端面从而带动连接板向上转动,使得防臭挡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开启,水流较大情况下,防臭挡板受水流冲刷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开启,排水结束后,重力锤受自身重力作用实现连接板向下转动,实现防臭挡板的闭合,通水孔靠近浮动球的开口与浮动球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包括设置于湿区地面的湿区地漏机构(1)和设置于干区地面的干区地漏机构(1),其特征是:所述湿区地漏机构(1)包括竖向设置于湿区地面的进水管(2)、一端连接于进水管(2)的下部的湿区U形管(3)和连接于湿区U形管(3)的另一端的排水管(4),所述干区地漏机构(1)包括竖向设置于干区地面的进水管(2)、一端连接于进水管(2)的下部的干区U形管(3)和连接于干区U形管(3)的另一端的排水管(4),所述湿区U形管(3)与干区U形管(3)之间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位于排水管(4)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包括设置于湿区地面的湿区地漏机构(1)和设置于干区地面的干区地漏机构(1),其特征是:所述湿区地漏机构(1)包括竖向设置于湿区地面的进水管(2)、一端连接于进水管(2)的下部的湿区U形管(3)和连接于湿区U形管(3)的另一端的排水管(4),所述干区地漏机构(1)包括竖向设置于干区地面的进水管(2)、一端连接于进水管(2)的下部的干区U形管(3)和连接于干区U形管(3)的另一端的排水管(4),所述湿区U形管(3)与干区U形管(3)之间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位于排水管(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的下部内置有一圆形套筒(23),所述套筒(23)的内孔连通于进水管(2)和U形管(3),所述套筒(23)的轴线与进水管(2)的轴线重合,套筒(23)的下部圆周面凸出设置有固接于进水管(2)侧壁的环形凸块(24),所述套筒(23)、环形凸块(24)和进水管(2)侧壁形成的区域为缓冲腔(26),所述环形凸块(24)设置有连通于U形管(3)的通水孔(241),所述套筒(23)设置有将套筒(23)的内孔封闭的防臭挡板(27)和控制防臭挡板(27)启闭的控制组件(7),所述防臭挡板(27)铰接于套筒(23)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分离卫生间的干区下水管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于防臭挡板(27)且位于缓冲腔(26)的连接板(7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71)的下端面的重力锤(72)和内置于缓冲腔(26)且位于重力锤(72)下方的浮动球(73),所述通水孔(241)位于浮动球(73)的下方,通水孔(241)靠近浮动球(73)的开口与浮动球(73)的形状相吻合,初始状态下,防臭挡板(27)处于闭合状态,当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昇,漆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目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