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7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容器、主蓄水容器、浇灌蓄水容器和生活用水蓄水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底部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顶部连通,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与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顶部连通,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水平的第一过滤层,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设有水平的第二过滤层,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上部与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顶部连通,连通的管道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过滤介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多个蓄水容器,蓄水量大,水处理能力强,收集的雨水经过不同级别的过滤处理后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蓄水容器中,可以分别作为农作物浇灌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用途广泛,可有效缓解区域用水紧缺的情况或旱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属于雨水收集再利用

技术介绍
雨水收集装置主要是在雨天将雨水收集起来,对雨水进行相应处理后再利用的设备。传统的雨水收集装置通常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生活用水或地下水的补充,蓄水量小,使用时间短,用途单一,通常不进行净化处理。但对于季节性旱情严重或缺水地区,尤其是远离水源的农田、果园或林园等地,传统的雨水收集装置则无法满足补充用水的需求,经常会需要设置大容量的蓄水设施,现有雨水收集装置不适应于大容量,即使在小容量下,由于雨水中往往夹带大量的有机物等,长时间蓄水也易于会出现水质腐败恶化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可将收集到的雨水经不同级别过滤处理后,进行多用途使用。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容器、主蓄水容器、浇灌蓄水容器和生活用水蓄水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所述主蓄水容器、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和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为封闭式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主蓄出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一过滤层,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二过滤层,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顶部或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通过生活用水进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通常,所述主蓄水容器的进水口可以位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顶部或侧壁的上部。所述浇灌蓄水容器可以位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下方或其他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位置。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出水口可以设置在其底部或侧壁的下部。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可以设置在其顶部或侧壁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目数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目数。优选的,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底部或侧壁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浇灌水出水管,所述浇灌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浇水喷头,所述浇灌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侧设有开关阀,所述浇灌水出水管上设有水泵。优选的,所述水泵为太阳能水泵,设有用于为其供电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内壁上设有水平的第一卡圈,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外缘与所述第一卡圈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内壁上设有水平的第二卡圈,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卡圈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呈上大下小的扩口状(例如,倒置的截锥状)。优选的,所述主蓄水容器的侧壁的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安装有溢流阀,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主蓄水容器的排污口安装有主蓄排污阀。优选的,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排污口安装有浇蓄排污阀。优选的,所述生活用水进水管的进水侧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过滤介质层,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底部或侧壁的下部设有生活用水出水口,所述生活用水出水口连接生活用水出水管,所述生活用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水龙头。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过滤介质层为两层,分别为过滤海绵层和椰壳活性炭层,所述过滤海绵层位于所述椰壳活性炭层的进水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有多个蓄水容器,蓄水量大,水处理能力强,收集的雨水经过不同级别的过滤处理后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蓄水容器中,可以分别作为农作物浇灌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用途广泛,可有效缓解区域用水紧缺的情况或旱情。2、本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操作、使用方便,可根据使用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不同用水方式的蓄水容器和/或组件装配使用。3、本技术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二级过滤后再作为农作物浇灌用水使用,经过三级过滤后再作为生活用水使用,可有效保证经过过滤处理后的雨水符合相应的用水水质标准。4、本技术通过所述浇灌水出水管、所述水泵和所述浇水喷头等浇水组件可实现对农作物的自动浇灌,可有效节省劳动力,提高浇灌工作效率,所述水泵采用太阳能水泵,可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既节能又安全、环保。5、本技术的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倒置的截锥状设置,使从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进入其内部的雨水,能够沿其倾斜的内壁快速地流入各蓄水容器内进行蓄水,在急需用水时,能够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快速地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并从浇灌水和/或生活用水的出水端输出使用,雨水的收集速度快,收集效果好,再利用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涉及主蓄水容器第二过滤层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容器1、主蓄水容器2和浇灌蓄水容器3,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便于在雨天收集雨水,并可以引入地表径流,所述主蓄水容器和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为封闭式容器,便于蓄水并避免蒸发损失,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底部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顶部连通,以使通过所述雨水收集容器收集到雨水能够依靠重力快速地流入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进行蓄水,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位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下方,可以是正下方,也可以是空间范围内的下方,即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顶壁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或者至少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设计水位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设计水位,两者之间通过水下通道或者溢流通道连通,例如,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上设有主蓄水容器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顶壁上设有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所述主蓄水容器出水口通过主蓄出水管4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以使所述主蓄水容器内的蓄水能够依靠重力流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内作为浇灌用水进行蓄水,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一过滤层5,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二过滤层6,所述雨水收集容器收集到的雨水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层过滤后进入所述主蓄水容器,在所述主蓄水容器内经过所述第二过滤层过滤后进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作为浇灌用水蓄水,所述雨水收集容器收集到的雨水经过二级过滤后,可有效保证其符合各种农作物的浇灌用水水质标准,特别是有助于维持容器(过滤的出水侧)内的水质,利于长期蓄水。所述第一过滤层通常可以采用过滤网,或称第一过滤网,其顶面设有粗滤格珊,所述第二过滤层也可以采用过滤网,或称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目数优选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目数,以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过滤层对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层过滤后的雨水进行更进一步地过滤。所述第一过滤层优选为50-60目的过滤网,如50目、55目或60目,所述第二过滤层优选为80-100目的过滤网,如80目、90目或100目。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优选采用非金属材质的过滤网,避免长时间使用产生水锈并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容器、主蓄水容器、浇灌蓄水容器和生活用水蓄水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所述主蓄水容器、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和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为封闭式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主蓄出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顶面设有粗滤格珊,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二过滤层,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顶部或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通过生活用水进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的转轴为竖向,连接有若干径向延伸刮板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容器、主蓄水容器、浇灌蓄水容器和生活用水蓄水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顶端敞口,所述主蓄水容器、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和所述浇灌蓄水容器为封闭式容器,所述雨水收集容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低于所述主蓄水容器的水位高度,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出水口通过主蓄出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进水口,所述雨水收集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顶面设有粗滤格珊,所述主蓄水容器内设有覆盖其横截面的水平的第二过滤层,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顶部或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生活用水蓄水容器的进水口通过生活用水进水管连接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主蓄水容器的底部设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的转轴为竖向,连接有若干径向延伸刮板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目数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目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底部或侧壁的下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浇灌蓄水容器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浇灌水出水管,所述浇灌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浇水喷头,所述浇灌水出水管的进水端侧设有开关阀,所述浇灌水出水管上设有水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贤文吴强温祥熙
申请(专利权)人:盛景国信北京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