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太阳电池功率跟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6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单的太阳电池跟踪器,属于由太阳电池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装置。太阳电池输出电压的一部分经射极输出器接向开关稳压集成块的反馈输入端,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经耦合电路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比率,间接控制负载上平均电压的大小,使太阳电池输出电压基本恒定。能提高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实现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的跟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由电池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由太阳电池向直流电动机供电的电路装置。在用太阳电池向直流电动机之类负载供电的场合,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或为了提高太阳电池总的输出功率,希望太阳电池在供电中的输出电压能基本稳定不变,以达到太阳电池电压跟踪方式的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国内外对之已研究多年,但大多是多片集成电路的组合和单片微机进行控制,电路结构还较复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的太阳电池功率跟踪器,要求以单片代替多片集成电路。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现有的开关稳压集成电路反过来应用。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反馈输入端检测的是代表太阳电池供电中输出电压大小的电压信号;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经过一个耦合电路控制一个场效应管的通断比率,间接控制加向负载的直流电压的平均值。当太阳电池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就减小,于是使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平均值减小,负载耗能减小,也等效于负载的阻抗增大,于是自动地使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回升。当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就增大,使负载上直流电压平均值增加,负载耗能增大,等效于负载阻抗的减小,于是自动地使太阳电池的输出电压下降。以上两个过程在小范围内交替进行,达到定电压功率跟踪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性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际电路图。参照图1,在太阳电池与直流电动机M之间有一起控制作用的开关稳压集成电路,靠脉冲调宽的方法,使太阳电池输出电压基本恒定。图2中,太阳电池T5的输出电压经场效应管T4控制后加向直流电动机M。电阻R1和电位器R2构成分压器。由T1、电阻R3构成的射极输出器,将电位器R2的输出电压送给开关集成稳压电路IC的反馈输入端,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经过由晶体管T2、T3和电阻R9构成的耦合电路控制场效应管T4的通断。图2中电阻R4至R8、电容C2至C5都为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工作所需的附属元件。图2中太阳电池T5的输出电压为15伏,直流电动机M为12伏3安,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为CW3524,电阻R1为10千欧,电位器R2为10千欧。本技术电压跟踪精度可达±0.5伏,整个太阳电池功率跟踪器的转换效率可达95%以上。用于太阳能水泵时,可使太阳电池输出功率提高5至20%。本技术的优点是以单片开关稳压集成电路代替多片集成电路的组合,所以构成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性能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简单的太阳电池功率跟踪器,属于由太阳电池T5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装置,太阳电池T5经场效应管T4向直流电动机M供电,电阻R1、电位器R2并接在太阳电池T5的两端,其特征是电位器R2的输出经由晶体管T1和电阻R3构成的射极输出器,接向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的反馈输入端,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的脉冲调宽输出端接向由晶体管管T2和T3和电阻R9组成的耦合电路,该耦合电路的输出接向场效应管T4的栅极。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的太阳电池跟踪器,属于由太阳电池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装置。太阳电池输出电压的一部分经射极输出器接向开关稳压集成块的反馈输入端,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脉冲调宽输出信号经耦合电路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比率,间接控制负载上平均电压的大小,使太阳电池输出电压基本恒定。能提高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实现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的跟踪。本技术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文档编号G05F1/62GK2084628SQ9120152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黄国华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单的太阳电池功率跟踪器,属于由太阳电池T↓[5]向负载供电的电路装置,太阳电池T↓[5]经场效应管T↓[4]向直流电动机M供电,电阻R↓[1]、电位器R↓[2]并接在太阳电池T↓[5]的两端,其特征是:电位器R↓[2]的输出经由晶体管T↓[1]和电阻R↓[3]构成的射极输出器,接向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的反馈输入端,开关稳压集成电路IC的脉冲调宽输出端接向由晶体管管T↓[2]和T↓[3]和电阻R↓[9]组成的耦合电路,该耦合电路的输出接向场效应管T↓[4]的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