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2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申请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基桩以及设置于基桩顶部的承载板,每个基桩中部均开设有沿基桩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插槽,每个基桩外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形滑孔,并且每个圆形滑孔均延伸至方形插槽内;每个圆形滑孔内均滑动嵌设有呈球体结构的抗沉降块,并且每个圆形滑孔两端均固设有用于防止抗沉降块滑动脱离圆形滑孔的止挡圈;每个方形插槽内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本申请能够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地基处理结构
本申请涉及地基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市政设施、高速公路等构筑物修建在深厚的软土地基上。这些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固结速度慢等特点,在上部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沉降和侧向变形,且这一沉降变形过程维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结束,如此长时间的沉降变形过程将严重影响建在其上的构筑物的自身安全及其使用效果,有必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现有的软土地基加固型式,主要为微型桩加固,桩身直径不大于300mm,一般按复合地基设计,地基土和桩共同承担构筑物的荷载。但是,对上覆软弱土层、下卧基岩的地质条件,在构筑物的荷载作用下,仍会发生一定量的不均匀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对构筑物造成破坏;因此,可做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构筑物发生沉降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软土地基处理结构。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基桩(1)以及设置于基桩(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桩(1)中部均开设有沿基桩(1)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插槽(11),每个所述基桩(1)外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形滑孔(12),并且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均延伸至方形插槽(11)内;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内均滑动嵌设有呈球体结构的抗沉降块(3),并且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两端均固设有用于防止抗沉降块(3)滑动脱离圆形滑孔(12)的止挡圈(4);每个所述方形插槽(11)内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5)。/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若干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基桩(1)以及设置于基桩(1)顶部的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桩(1)中部均开设有沿基桩(1)长度方向延伸的、并且开口朝上布置的方形插槽(11),每个所述基桩(1)外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形滑孔(12),并且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均延伸至方形插槽(11)内;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内均滑动嵌设有呈球体结构的抗沉降块(3),并且每个所述圆形滑孔(12)两端均固设有用于防止抗沉降块(3)滑动脱离圆形滑孔(12)的止挡圈(4);每个所述方形插槽(11)内均设有与其相插接适配的方形立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止挡圈(4)均为圆环体结构,位于相同圆形滑孔(12)内的两个止挡圈(4)在相互靠近一端的内径边缘均设置成与抗沉降块(3)相吻合的弧形面(41),并且所述止挡圈(4)两端面的间距与抗沉降块(3)的半径之和等于基桩(1)内径与外径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建康封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