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属于水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和栅栏组件,栅栏组件分为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底座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三组滑槽,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与底座的滑槽滑动配合,在水流方向上,栅栏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第一栅栏上栅条围成的通孔呈正方形,第二栅栏上的栅条围成的通孔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栅栏上开设为贯穿的第一圆孔,第一栅栏的空隙大于第二栅栏的空隙大于第三栅栏的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好过滤拦截下各个尺寸垃圾,增强拦污栅的拦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工业及生活垃圾进入河道,河道污染严重,河道内的垃圾、水草若不及时清理,将造成水质腐败,尤其内河道将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同时也会给河道泄洪、水力发电等等带来障碍,因此河道清理至关重要。拦污栅是设在河道中的一种用于拦阻水流挟带的水草、漂木等杂物的框栅式结构。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97738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层河道拦污栅,包括底座和栅栏,栅栏分为第一栅栏和第二栅栏,第一栅栏的栅条垂直分布,第二栅栏的栅条水平分布,第一栅栏上设有竖直刮板,第二栅栏上设有水平刮板,竖直刮板上设有拉线一,水平刮板上设有拉线二。本技术双侧河道拦污栅,设置双侧栅栏,拦污效果好,且方便清理,刀片的设置,割断两个栅栏件的垃圾或水草,使栅栏更好清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双侧栅栏之间的孔径大小没有改变,一个横向栅条和一个竖向栅条对垃圾的过滤尺寸还是较大,容易使得部分的垃圾从第一栅栏和第二栅栏间重叠的孔隙中流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达到能够更好过滤拦截下各个尺寸垃圾,增强拦污栅的拦污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包括底座和栅栏组件,栅栏组件分为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底座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三组滑槽,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与底座的滑槽滑动连接,在水流方向上,栅栏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第一栅栏上栅条呈正方形,第二栅栏上的栅条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栅栏上开设为贯穿的第一圆孔,第一栅栏的空隙大于第二栅栏的空隙大于第三栅栏的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在流经拦污栅时,水流中的垃圾会被第一栅栏、第二栅栏和第三栅栏依次拦截下来,三层栅栏的设置使得拦污栅的拦污效果相较于两侧栅栏设置的拦污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栅栏的空隙大于第二栅栏的空隙,相较于空隙相同的两个栅栏,减少了各个尺寸的垃圾都堆积在一个栅栏上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各个尺寸的垃圾在水流冲击作用下不断的紧密压紧最终导致栅栏堵塞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贯穿底座上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贯穿设置在栅栏组件有一个出现损害时,只需要将该栅栏组件沿着滑槽从上方取出进行更换即可,方便了维修。滑槽非贯穿的设置时,在拦污栅出现单个栅栏损害时,需要将整个拦污栅取出,不方便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两侧底部放置有弹力组件,弹力组件包括有支撑板和弹簧,弹簧的下端支撑板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下方与滑槽的底部抵接,弹簧的上端与栅栏组件的底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污栅长期浸泡在河流当中,栅栏组件表面会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和海藻,长期以往,微生物和海藻会腐蚀拦污栅表面,并且微生物和海藻与拦污栅之间的附着会越来越稳固,而且微生物和海藻在拦污栅表面的生长与腐蚀会不断缩小栅栏上的空隙,长期以往影响拦污栅的拦污效果,也会造成拦污栅的堵塞,栅栏组件下端抵接有弹簧,操作人员在进行栅栏组件的清理时,通过向下敲击栅栏组件,栅栏组件会在滑槽内不断的上下晃动,晃动过程中会将栅栏组件表面的大部分微生物和海藻震荡脱离栅栏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一侧上端面上开设有贯穿的柱槽,柱槽内容纳有切割组件,切割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杆和刀片,刀片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长度高于栅栏组件的高度,第二连接杆与柱槽合尺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拦污栅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垃圾和海草会缠绕在栅栏组件的表面,长期的滞留发酵会污染环境,切割组件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清理时,只需将刀片对栅栏组件表面进行平移切割就可清理掉缠绕在栅栏组件表面的垃圾和海藻,加强了拦污栅的拦污效果,柱槽的设计使得在切割组件不使用时,可以将刀片脱离水流容纳,减少了刀片长期浸泡在水中从而腐蚀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栅栏、第二栅栏以及第三栅栏之间在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清污组件,清污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杆和底板,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底板的一面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长度高于栅栏组件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拦污栅清理时,清污组件可以将相邻栅栏之间拦截的垃圾从水底抬出,第一连接杆较长的长度方便操作人员对清污组件的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底板底部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圆孔,底板靠近相邻栅栏组件两侧上顶面设置有倾斜的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底端与底板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条状凸起的顶端靠近于相邻的栅栏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上开设的凹槽可以对相邻栅栏之间的拦截的垃圾进行一个收集,减少了拦污组件抬起过程中垃圾从拦污组件掉落的情况,底板底部开设的第二圆孔,可以流出凹槽内的水流而将垃圾留在凹槽内,条状凸起可以分离栅栏组件表面的垃圾并将垃圾引入到凹槽内,方便了垃圾的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倾斜固定在河道上,底座的顶端背离底端的水平方向为水流流动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栅栏拦截的大尺寸垃圾都滞留在底座与河道形成的钝角内,相交于垂直设置的底座形成的直角,钝角的设置更加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拦污栅拦截的垃圾的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栅栏组件表面喷涂有抗腐蚀的油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栅栏组件浸泡在水流中,长期以往容易受到水流和生物的腐蚀,喷涂防腐油漆可以增大栅栏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三层栅栏的设置使得拦污栅的拦污效果较好;2.清污组件的设置方便了栅栏之间底部的空间清理;3.滑槽顶部贯穿的设计方便栅栏组件的更换与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清污组件和弹力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旨在说明栅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滑槽;12、柱槽;2、栅栏组件;21、第一栅栏;22、第二栅栏;23、第三栅栏;231、第一圆孔;3、清污组件;31、第一连接杆;32、底板;321、凹槽;322、第二圆孔;323、条状凸起;4、切割组件;41、第二连接杆;42、刀片;5、弹力组件;51、支撑板;5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包括底座1和栅栏组件2,底座1两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开设方向为垂直于底座1底端且滑槽11贯穿底座1的上顶面,滑槽11与栅栏组件2两侧滑动适配,栅栏组件2包括有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栅栏组件2在清洗过程中,可将栅栏组件2从滑槽11中取出,方便栅栏组件2的清洗。三层栅栏的设计,使得拦污栅的拦污效果更好。参照图2,滑槽11内设置有弹力组件5,弹力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包括底座(1)和栅栏组件(2),其特征在于:栅栏组件(2)分为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底座(1)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三组滑槽(11),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与滑槽(11)滑动配合,在水流方向上,栅栏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第一栅栏(21)上栅条围成的通孔呈正方形,第二栅栏(22)上的栅条围成的通孔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栅栏(23)上开设为贯穿的第一圆孔(231),第一栅栏(21)的空隙大于第二栅栏(22)的空隙大于第三栅栏(23)的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包括底座(1)和栅栏组件(2),其特征在于:栅栏组件(2)分为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底座(1)在垂直水流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三组滑槽(11),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与滑槽(11)滑动配合,在水流方向上,栅栏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的顺序分别为第一栅栏(21)、第二栅栏(22)和第三栅栏(23),第一栅栏(21)上栅条围成的通孔呈正方形,第二栅栏(22)上的栅条围成的通孔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栅栏(23)上开设为贯穿的第一圆孔(231),第一栅栏(21)的空隙大于第二栅栏(22)的空隙大于第三栅栏(23)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贯穿底座上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两侧底部放置有弹力组件(5),弹力组件(5)包括有支撑板(51)和弹簧(52),弹簧(52)的下端与支撑板(51)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板(51)的下方与滑槽(11)的底部抵接,弹簧(52)的上端与栅栏组件(2)的底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建设用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上端面开设有贯穿的柱槽(12),柱槽(12)内容纳有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月江,阮海美,奕成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河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