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52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生成该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并调用容器引擎基于该替换目录和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快速增长的容器镜像进行高效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尤其涉及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时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通过云服务平台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析等数据处理过程,以此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从而优化企业业务发展。随着企业对数据云服务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容器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容器技术通过其优秀的隔离技术,使得容器可以借由开启不同的运行环境从而对不同的应用提供运行支持。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容器镜像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且各个容器镜像的体积也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如此,整个容器环境下的镜像分发就会逐渐受到干扰且干扰会逐渐加重,干扰严重时,将导致容器无法支持应用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如何针对快速增长的容器镜像进行高效的压缩,从而避免对整个容器环境下的镜像分发造成干扰俨然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针对快速增长的容器镜像进行高效的压缩,避免对整个容器环境下的镜像分发造成干扰,支持应用正常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所述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包括: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r>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进一步地,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存储于区块链中,所述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中匹配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的步骤,包括:检测每个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占用的容器空间,并根据所述容器空间筛选出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间阈值的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将筛选出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对应在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安装目录确定为待压缩目录。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新增镜像层,其中,新增镜像层的数据量满足预设初始容量;将新增镜像层作为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进一步地,所述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的步骤,包括:接收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的压缩指令;根据所述压缩指令触发所述预设容器引擎的压缩机制,对所述替换目录和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进一步地,所述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构建容器镜像,并根据所述压缩指令确定待压缩容器镜像。进一步地,在所述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挂载内容并针对所述挂载内容进行挂载。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所述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压缩模块,用于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所述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压缩模块,用于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执行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终端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容器镜像的压缩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所述容器镜像的压缩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容器镜像压缩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存储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容器镜像压缩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本专利技术基于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来确定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然后生成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最后调用容器引擎基于替换目录和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从而完成容器的高效快速压缩,降低了容器体积。本专利技术能够针对快速增长的容器镜像进行高效压缩,避免快速增长的容器镜像对整个容器环境下的镜像分发造成干扰,为应用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容器镜像的压缩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涉及的硬件运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装置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终端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以及各种柔性屏幕的可穿戴移动终端,甚至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的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n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n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其中,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数量大于1;
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并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
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存储于区块链中,所述获取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区块链中匹配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确定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待压缩目录的步骤,包括:
检测每个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占用的容器空间,并根据所述容器空间筛选出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空间阈值的所述镜像构建文件信息;
将筛选出的镜像构建文件信息对应在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的安装目录确定为待压缩目录。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中新增镜像层,其中,新增镜像层的数据量满足预设初始容量;
将新增镜像层作为所述待压缩目录的替换目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镜像的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容器引擎,基于所述替换目录,对所述待压缩容器镜像进行压缩合并得到压缩后的容器镜像的步骤,包括:
接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嘉佳汪自翔孙歆曾世杰庞振江籍文举汪溢镭张江丰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