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宜干专利>正文

半自控浮力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1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涉及闸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连通水源与蓄水池的进水管,支架,由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在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的转动杆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浮子,蓄水池内设置有支架,支架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杆组,第三杆的端部设置有挡板,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浮子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杆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浮子、转动杆组、支架、形成的半自控浮力闸门,利用水源内水的压力和蓄水池内水的浮力对其进行自动开启和关闭,将蓄水池内水位控制在所需高度,简单方便,减轻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自控浮力闸门
本技术涉及闸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
技术介绍
在进行水稻灌溉时,需要从水源引水至蓄水池,然后通过蓄水池对稻田进行灌溉,蓄水池内水的高度,决定了稻田灌溉的质量。因此如何制作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其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使蓄水池内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其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使蓄水池内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高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包括用于连通水源与蓄水池的进水管,支架,由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在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的转动杆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浮子,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转动杆组,所述第三杆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杆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通水源(1)与蓄水池(2)的进水管(4),支架(5),由第一杆(61)、第二杆(62)和第三杆(63)在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的转动杆组(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一浮子(9),所述蓄水池(2)内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转动杆组(6),所述第三杆(63)的端部设置有挡板(631),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与第二杆(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子(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一端与所述第一杆(61)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控浮力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通水源(1)与蓄水池(2)的进水管(4),支架(5),由第一杆(61)、第二杆(62)和第三杆(63)在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的转动杆组(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一浮子(9),所述蓄水池(2)内设置有所述支架(5),所述支架(5)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转动杆组(6),所述第三杆(63)的端部设置有挡板(631),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与第二杆(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浮子(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一端与所述第一杆(61)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8)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控浮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6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件(13),所述第二转动件(13)设置有转动孔(131),所述第二连杆(8)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12),所述第一转动件(12)设置有螺纹孔(121),所述第一连杆(7)设置有外螺纹(71),所述第一连杆(7)一端通过与所述转动孔(131)的配合与第二转动件(13)形成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外螺纹(71)与所述螺纹孔(121)的配合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2)形成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控浮力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61)、所述第二杆(62)和所述第二连杆(8)均设置为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干
申请(专利权)人:李宜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