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35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闸体、连杆组件和液压缸,所述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通过所述液压缸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连杆组件摆动,进而带动所述闸体上升或下降。本申请通过液压缸驱动连杆组件摆动,进而带动闸体上升或下降,完成蓄水和行洪作业;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结构稳定性强,在高水位挡水中能够有效地抵御水荷载对水闸的冲击力,并且具有无动力降坝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液压活动闸的防洪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体系统。
技术介绍
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是属于适用中、高水位的水利设施,在城市防洪、景观美化、灌溉、发电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广泛使用在水利领域各种各样结构的液压驱动闸系统中,很多存在当高水位出现时,水荷载暴增,闸体震颤,稳定性较差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液压驱动闸系统存在当高水位出现时,水荷载暴增,闸体震颤等问题稳定性较差缺陷,本申请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是液压驱动闸中的一种新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性强,抗冲击力大;克服了液压驱动闸出现高水位时,水荷载暴增,闸体震颤的缺陷,确保蓄水和行洪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闸体,所述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摆动,以带动所述闸体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上连接杆铰接。优选地,所述上连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连杆的长度。优选地,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长度之比在1:1-1.5:1的范围之内。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铰链,所述下连杆和所述上连杆通过所述铰链铰接。优选地,所述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还包括第一滑动轴承,所述底座包括底座连接板和第一铰链支座,所述第一铰链支座设置于所述底座连接板,所述下连杆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铰链支座铰接。优选地,所述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还包括第二滑动轴承和第三滑动轴承,所述液压缸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与所述上连杆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铰链支座铰接。优选地,所述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还包括第四滑动轴承,所述上连杆通过所述第四滑动轴承与所述闸体铰接。优选地,所述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还包括第五滑动轴承,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铰链支座,所述第二铰链支座设置于所述底座连接板,所述闸体通过所述第五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二铰链支座铰接。优选地,所述液压缸和所述连杆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闸体背水的一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系统包括底座、闸体、连杆组件和液压缸,所述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进而通过液压缸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连杆组件摆动,以带动所述闸体上升或下降。本申请通过液压缸驱动连杆组件摆动,进而带动闸体上升或下降,使得该系统结构稳定性强,在高挡水闸中能够有效地抵御水荷载对水闸的冲击力,并且具有无动力降坝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液压活动闸的防洪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底座立体图。图3(a)-图3(f)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闸体的运行轨迹示意图。附图标识:1-底座;11-底座连接板;12-第一铰链支座;13-第二铰链支座;2-闸体;3-连杆组件;31-上连杆;32-下连杆;33-铰链;4-液压缸;5-第一滑动轴承;6-第二滑动轴承;7-第三滑动轴承;8-第四滑动轴承;9-第五滑动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体系统,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底座1、闸体2、连杆组件3和液压缸4,闸体2与底座1铰接,使闸体2能够绕闸体2与底座1的连接处转动,进而使闸体2能够上升或下降。连杆组件3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连杆组件3的另一端与闸体2铰接;液压缸4的一端与底座1铰接,液压缸4的另一端与连杆组件3铰接,进而能够通过液压缸4的伸缩运动、驱动连杆组件3摆动,以带动闸体2上升或下降。本申请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是液压驱动闸中的一种新结构,具有结构稳定性强,抗冲击力大;克服了液压驱动闸出现高水位时,水荷载暴增,闸体震颤的缺陷,确保蓄水和行洪安全。具体地,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体系统还包括第一滑动轴承5、第二滑动轴承6、第三滑动轴承7、第四滑动轴承8和第五滑动轴承9。底座1包括底座连接板11、第一铰链支座12和第二铰链支座13,第一铰链支座12和第二铰链支座13分别设置于底座连接板11。连杆组件3包括上连杆31、下连杆32和铰链33。组装时,液压缸4、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分别设置于闸体2背水的一侧。下连杆32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轴承5与第一铰链支座12铰接,下连杆3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33与上连杆31的一端铰接,上连杆3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滑动轴承8与闸体2铰接。液压缸4的缸体通过第三滑动轴承7与第一铰链支座12铰接,液压缸4的活塞杆通过第二滑动轴承6与上连杆31铰接,闸体2通过第五滑动轴承9与第二铰链支座13铰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连杆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下连杆32的上度,优选地,上连杆31的长度和下连杆32的长度之比在1:1-1.5:1的范围之内。具体实施时,请参考图3(a)至图3(f)所示,在升坝时,控制液压缸伸长,通过液压缸4推动上连杆31绕第四滑动轴承8沿顺时针方向摆动,使上连杆31通过铰链33带动下连杆32绕第一滑动轴承5沿逆时针方向摆动,使闸体2上升,实现闸体2挡水功能。在降坝时,控制液压缸4缩短,通过液压缸4带动上连杆31绕第四滑动轴承8沿逆时针方向摆动,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闸体,所述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n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n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摆动,以带动所述闸体上升或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闸体,所述闸体与所述底座铰接;
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铰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摆动,以带动所述闸体上升或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闸体铰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上连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连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长度之比在1:1-1.5:1的范围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杆外展式液压驱动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铰链,所述下连杆和所述上连杆通过所述铰链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晔晗陈晏育王国秋闫永生王湛刘旭冉李凯旋窦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