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物联网控制的
,特别涉及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台服务端和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而中台服务器通常安装有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能够进行与相应的设备端进行数据交互,从而指示该设备端进行适应性的操作。但是,现有技术的物联网只是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与设备端进行连接,以使应用程序向设备端发送远程过程调用,这很容易导致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与设备端发生连接不匹配而无法高效地实现相应的远程过程调用,从而大大地降低物联网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的任务执行效率和执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系统,其通过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端的实时工作状态,并根据该实时工作状态,确定该设备端的远程调用可行状态,再获取物联网的中台服务端与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的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并根据该数据传输距离,确定 ...
【技术保护点】
1.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端的实时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实时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设备端的远程调用可行状态;/n步骤S2,获取物联网的中台服务端与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的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距离,确定相应的设备端作为所述中台服务端的远程过程发送目标设备端;/n步骤S3,获取所述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状态,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状态,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向所述目标设备端的远程过程调用模式,再根据所述远程过程调用模式,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端与所述中台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端的实时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实时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设备端的远程调用可行状态;
步骤S2,获取物联网的中台服务端与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的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距离,确定相应的设备端作为所述中台服务端的远程过程发送目标设备端;
步骤S3,获取所述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状态,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状态,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向所述目标设备端的远程过程调用模式,再根据所述远程过程调用模式,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端与所述中台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端的实时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实时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设备端的远程调用可行状态具体包括:
步骤S101,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端的实时数据接收速率和实时数据运算速率,并根据所述实时数据接收速率和所述实时数据运算速率,确定所述设备端的数据处理进度评价值;
步骤S102,将所述数据处理进度评价值与预设数据处理进度评价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数据处理进度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据处理进度评价阈值,则确定所述设备端当前处于工作正常状态,否则,确定所述设备端当前处于工作异常状态;
步骤S103,将当前处于工作正常状态的设备端确定为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将当前处于工作异常状态的设备端确定为不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获取物联网的中台服务端与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的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距离,并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距离,确定相应的设备端作为所述中台服务端的远程过程发送目标设备端具体包括:
步骤S201,获取物联网的中台服务端与具备远程调用可行性的设备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节点链路,并确定所述数据传输节点链路中的实际传输节点距离;
步骤S202,将所述实际传输节点距离与预设传输节点距离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传输节点距离小于所述预设传输节点距离阈值,则将对应的设备端作为所述中台服务端的远程过程发送目标设备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获取所述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处理状态,并根据所述数据处理状态,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向所述目标设备端的远程过程调用模式,再根据所述远程过程调用模式,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端与所述中台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包括:
步骤S301,获取所述中台服务端的应用程序的待处理任务数量,并将所述待处理任务数量与预设任务数量上限值进行比对;
步骤S302,若所述待处理任务数量大于所述预设任务数量上限值,则指示所述应用程序向具有最高运算速度的目标设备端进行远程过程调用,否则,指示所述应用程序向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目标设备端进行远程过程调用;
步骤S303,根据所述远程过程调用模式,指示所述目标设备端与所述中台服务端进行间歇性的数据交互。
5.物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丹,兰雨晴,杨文昭,王丹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