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人行步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砖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人行步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逐渐增多,由于目前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造成高额的垃圾清运成本,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清运和堆放中产生的遗漏、粉尘、灰沙等又造成环境污染。对这些建筑垃圾如何处理不仅是环保的要求,也关系着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建筑垃圾处理利用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负总责,地级以上城市要因地制宜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但目前中国建筑垃圾回收回用比率较低,中国在建筑垃圾回收回用方面与国外具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常见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经分类、除杂、破碎、筛分等加工成不同粒径要求的再生骨料。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人行步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砖;/n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压实系数≥92%;/n所述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压实度不小于93%;/n所述垫层为砖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垫层,所用再生骨料有机质压碎值不大于40%,针片状不大于15%;或,所述垫层为级配碎石与砖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的垫层,所用碎石和再生骨料压碎值不大于40%,针片状不大于15%;或,所述垫层包括分层摊铺的多个分层,单层松铺厚度大于100mm,小于200mm,压实度不小于93%;/n所述基层材料为厚度150-200mm的砖质建筑垃圾再生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人行步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土夯实层、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砖;
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压实系数≥92%;
所述垫层厚度不小于100mm,压实度不小于93%;
所述垫层为砖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垫层,所用再生骨料有机质压碎值不大于40%,针片状不大于15%;或,所述垫层为级配碎石与砖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的垫层,所用碎石和再生骨料压碎值不大于40%,针片状不大于15%;或,所述垫层包括分层摊铺的多个分层,单层松铺厚度大于100mm,小于200mm,压实度不小于93%;
所述基层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剑,袁华斌,杜保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城建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