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342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包括预设软件建模系统、软件语言建模系统、汇编系统,所述预设软件建模系统包括软件层级框架单元、软件接口单元、软件交互单元、数据运算处理单元、软件调试列表单元、数据传输单元、软件显示界面单元。该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通过设置的软件层级框架单元、软件接口单元、软件交互单元、数据运算处理单元、软件调试列表单元、数据传输单元、软件显示界面单元构建成一个软件建模系统;通过设置的计算模块可以对预设软件建模系统内的各种单元进行计算处理,然后再通过设置的分析模块、优化模块进行分析、优化处理,最终得到模型语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软件
,具体为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
技术介绍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软件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方法在经历了面向函数、面向过程等发展阶段之后,面向对象的软件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并成为当前的主流软件方法。随着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面向对象的方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模型驱动方法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软件设计方法。模型驱动的软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开发者专注于构造软件模型,将知识表达为软件模型,软件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的代码工作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模型驱动的理念虽然早就提出,最近二十年的努力之下,模型驱动方法在业界还基本上存在于理念和口号与探索层面,实际应用还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模型驱动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能够支持简单有效地构造软件模型的方法。其实,不管是那种软件方法,软件建模都是软件开发的核心活动。在软件建模的实践活动符中,以图形方式描述软件模型的软件视图,因为其直观性,成为人们首选的方式,软件元视图用作以可视化方式进行软件建模的规范,自然对于软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包括预设软件建模系统(1)、软件语言建模系统(2)、汇编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软件建模系统(1)包括软件层级框架单元(101)、软件接口单元(102)、软件交互单元(103)、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软件调试列表单元(105)、数据传输单元(106)、软件显示界面单元(107),所述软件层级框架单元(101)的输出端与软件接口单元(102)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接口单元(102)的输出端与软件交互单元(10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交互单元(103)的输出端与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软件模型的可视建模系统,包括预设软件建模系统(1)、软件语言建模系统(2)、汇编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软件建模系统(1)包括软件层级框架单元(101)、软件接口单元(102)、软件交互单元(103)、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软件调试列表单元(105)、数据传输单元(106)、软件显示界面单元(107),所述软件层级框架单元(101)的输出端与软件接口单元(102)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接口单元(102)的输出端与软件交互单元(10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交互单元(103)的输出端与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运算处理单元(104)的输出端与软件调试列表单元(10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调试列表单元(105)的输出端与软件显示界面单元(107)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软件语言建模系统(2)包括计算模块(201)、分析模块(202)、优化模块(203),所述计算模块(201)的输出端与分析模块(202)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分析模块(202)的输出端与优化模块(20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汇编系统(3)包括任务管理单元(4)、资源信息单元(5),所述任务管理单元(4)的输出端与任务分配单元(6)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资源信息单元(5)包括资源信息录入模块(501)、资源信息识别模块(502)、资源信息处理模块(503)、资源信息整理模块(504),所述资源信息录入模块(501)的输出端与资源信息识别模块(502)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资源信息识别模块(502)的输出端与资源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轶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