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34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需求文档,根据所述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分析所述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根据所述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所述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所述公共特性和所述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将所述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然后根据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再将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无需人工进行需求分析,且用户可以根据通用的开发数据进行软件开发,提高了需求向开发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开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软件的发展,软件需求到开发的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人员会先分析需求,最终形成需求文档,当要开发时开发人员会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编码实现。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需求到开发的转换传承过程,该过程经常会因为开发人员的理解偏差或者编码实现等原因导致与需求不一致的情况,需求分析的成果无法直接快速传承给开发,导致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快速复用需求人员的工作成果,需求人工手动一个个进行编码实现,导致开发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能够简化开发人员的技能要求,实现软件企业的高效率、低成本、低门槛、高质量的软件交付要求。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需求文档,根据所述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分析所述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根据所述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所述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所述公共特性和所述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将所述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然后根据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再将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无需人工进行需求分析,且用户可以根据通用的开发数据进行软件开发,提高了需求向开发的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所述需求文档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领域、业务属性、业务表单、业务对象、业务流程、功能子项、功能用例、界面原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所述公共特性包括:功能项特性、功能子项特性、业务对象特性、界面原型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新增业务域以确定对应的所述业务领域;根据用户在操作页面选择属性选项以获取对应的业务属性;根据用户在所述操作页面选择业务对象导入表按钮弹出业务对象页面;根据用户在所述业务对象页面选择对象选项以获取对应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业务领域、所述业务属性和所述业务数据构建所述需求文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开发数据建立开发模型;若所述开发模型符合预设业务要求,输出开发完成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开发模型不符合预设业务要求,对所述需求模型进行属性微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所述操作页面包括:功能项选择界面、业务对象选择界面、界面原型选择界面。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求文档;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分析模块,用于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所述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所述公共特性和所述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然后根据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再将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无需人工进行需求分析,且用户可以根据通用的开发数据进行软件开发,提高了需求向开发的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系统,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开发数据建立开发模型,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开发模型符合预设业务要求时,输出开发完成信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模块框图。附图标记:100、获取模块;200、建立模块;300、分析模块;400、处理模块;500、转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针对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转开发的过程效率低,需求分析的成果无法直接快速传承给开发,开发对需求理解易出现偏差这些问题。基于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开发时能够实现需求向开发传承,有效的提升需求成果的复用率和开发的效率,降低开发人员的技能要求,实现软件企业的高效率、低成本、低门槛、高质量的软件交付要求。第一方面,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包括:S100、获取需求文档,根据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S200、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S300、根据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公共特性和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S400、将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通过用户录入需求文档,然后根据需求文件建立需求模型,通过分析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之间的公共特性,并根据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公共特性对应的通用模型,再将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则用户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只需要通过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需求文档,根据所述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n分析所述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n根据所述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所述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所述公共特性和所述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n将所述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需求文档,根据所述需求文档建立需求模型;
分析所述需求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公共特性;
根据所述公共特性和预设模型数据库确定通用模型,所述预设模型数据库包括:所述公共特性和所述通用模型的映射信息;
将所述通用模型转换为开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文档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领域、业务属性、业务表单、业务对象、业务流程、功能子项、功能用例、界面原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特性包括:功能项特性、功能子项特性、业务对象特性、界面原型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新增业务域以确定对应的所述业务领域;
根据用户在操作页面选择属性选项以获取对应的业务属性;
根据用户在所述操作页面选择业务对象导入表按钮弹出业务对象页面;
根据用户在所述业务对象页面选择对象选项以获取对应的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业务领域、所述业务属性和所述业务数据构建所述需求文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需求向开发传承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文峰赵铭李小强章尊志凌晨李忠文诸焕辉许畅林玉千孙小博刘卜铷周尧梁峻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