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37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3
一种新型安全的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该设备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光伏所产生直流电促进电解反应生产次氯酸钠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便携式包括光伏供电发生模块,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模块,所述的光伏供电发生模块包括外部的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以及连接它们的导线,所述的电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室包括阴阳电极、电解池。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次氯酸钠发生器可移动性差和耗电量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
本技术属于次氯酸钠制取装置、光能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光伏所产生直流电促进电解反应生产次氯酸钠溶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流感等病毒对人类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利用乙醇、84(次氯酸钠)等消毒液能够有效杀死环境的病毒,进而阻断病毒的传播,但乙醇消毒产品由于其易燃、易爆性质存在一定限制安全隐患,而84消毒液由于稳定性较差,更适合现制现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能够有效解决工厂生产、运输导致的变质问题,但存在需配套供电、设备移动性差、耗电量大等问题,使其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弊端。基于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安全的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该设备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光伏所产生直流电促进电解反应生产次氯酸钠溶液。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次氯酸钠发生器可移动性差和耗电量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84消毒液存在需配套供电、设备移动性差、耗电量大、阴极产生氢气易爆炸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安全的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它能够以食盐、水作为原材料,通过光伏所产生直流电促进电解反应生产次氯酸钠溶液。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传统84消毒液设备可移动性差,耗电量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通过太阳能板进行光伏发电电解氯化钠溶液生产次氯酸钠作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的装置。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包括光伏供电发生模块、电解模块;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池、电极,所述的电解池为封闭容器,所述的电极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电解池内;所述的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电解模块中的铂系钛电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最大限度解决了传统84消毒液不易携带的问题,使用光伏发电新型安全,节约能源。同时疏水性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使电解所产生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氢氧化反应生成水,解决了氢气外排所带来的易燃、易爆的潜在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含义,1-太阳能板,2-充放电控制器,3-蓄电池,4-电极,5-电线,6-电解池,7-光伏供电发生模块,8-电解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片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包括光伏供电发生模块、电解模块;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池、电极,所述的电解池为封闭容器,所述的电极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电解池内;所述的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电解模块中的铂系钛电极连接。优先地,所述的阴极、阳极电极材料均为金属电极,电极表面设置涂层,防止电极腐蚀。本技术针对现有84消毒液发生器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缺点,设计了光伏发电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次氯酸钠的装置以实现节能减排且方便携带。该装置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模块,电解池模块,依靠太阳能板发电提供电解池所需要的电能,涉及光伏发电技术、氯碱技术、氢气催化氧化,都是处于起步或者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先进技术,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代替传统的电能,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本装置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成本低,安全可靠,发展前景广。白天通过太阳能发电蓄电,为电解池提供能源电解饱和食盐水,晚上利用白天所蓄电能继续工作,最终实现整个次氯酸钠的制取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供电发生模块、电解模块;所述的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池、电极,所述的电解池为封闭容器,所述的电极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电解池内;所述的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电解模块中的电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便携式84消毒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供电发生模块、电解模块;所述的电解模块包括电解池、电极,所述的电解池为封闭容器,所述的电极包括阴极、阳极,设置在电解池内;所述的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板连接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电解模块中的电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王婉婷原天龙陈红易鹏李玉海李高润徐彬皓李洪雁刘梦袁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