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绝缘微球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320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绝缘微球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将生物识别分子分别修饰在绝缘微球的表面,然后加入待测目标物进行生物反应,在微通道两端施加恒定的电压或电流,形成闭环电路,混合液在电渗流驱动下流经微通道,绝缘微球在通过微通道时导致闭环电路的电阻上升,并且上升幅度与绝缘微球的聚集状态相关,通过检测闭环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值从而可间接得到待测目标物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任何洗涤、分离步骤,仅涉及一步生化反应,从而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极大地缩短了分析时间,具有准确、快速、成本低等优点,在食品安全、体外诊断、环境监测等需要现场快速检测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绝缘微球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均相分析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绝缘微球分散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发展准确、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的检测方法和配套设备在食品安全、体外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一种有效的策略是利用无需分离特异性识别组分和其与目标物形成的复合物的方式,即均相测定形式。此类方法依赖如下原理,检测信号的开启或关闭取决于特异性结合反应。相反,异相测定形式依赖于对结合和游离的特异性识别组分进行物理分离,其中包含大量洗涤步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使操作更加复杂,容易出现累积误差。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均相测定形式主要基于荧光或化学发光检测,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空间邻近化学发光(SPARCL)等方式。应该指出,在分析测定领域,“均相”仅代表无需分离步骤,与物理化学中的定义不同。例如,一种基于电极邻近的钌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发光测定,虽然涉及固相(修饰电极)的使用,但其并不需要分离步骤,依然属于均相测定范畴。通常,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绝缘微球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生物识别分子分别修饰在绝缘微球的表面,然后加入待测目标物进行生物反应,使分散状态的绝缘微球发生聚集,分散状态的改变量与待测目标物浓度相关;/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电解质,然后置入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并施加恒定的电压或电流,形成闭环电路,反应混合液在电渗流驱动下流经设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微通道,绝缘微球在通过微通道时产生阻塞效应,导致闭环电路的电阻上升,并且上升幅度与绝缘微球的聚集状态呈正相关,通过检测闭环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值从而可间接得到待测目标物含量;/n所述生物识别分子为能够与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绝缘微球状态变化导致微通道电阻改变的均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识别分子分别修饰在绝缘微球的表面,然后加入待测目标物进行生物反应,使分散状态的绝缘微球发生聚集,分散状态的改变量与待测目标物浓度相关;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电解质,然后置入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并施加恒定的电压或电流,形成闭环电路,反应混合液在电渗流驱动下流经设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微通道,绝缘微球在通过微通道时产生阻塞效应,导致闭环电路的电阻上升,并且上升幅度与绝缘微球的聚集状态呈正相关,通过检测闭环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值从而可间接得到待测目标物含量;
所述生物识别分子为能够与待测目标物发生竞争免疫反应的抗体及其完全抗原;或所述生物识别分子为能够与待测目标物发生双抗夹心免疫反应的包被抗体及其标记抗体;或所述生物识别分子为能够与待测目标物发生DNA分子杂交反应的捕获探针及其检测探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内径为10~500μm,长度为0.5~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微球的粒径为0.1-5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施加恒定的电压时,所述电压为10-500v。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翊平何慧禹聂荣彬王知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