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318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0
本申请涉及一种吊塔附着装置,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领域,包括套设于吊塔主体上矩形的附着框,附着框上设置有对称布设有两个附着架,附着架包括附着杆和连接杆,附着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附着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接,连接杆与附着杆之间的形成第一夹角。其具有可以对吊塔主体进行更稳定支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塔附着装置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塔吸附着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吊塔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了物料其中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钢筋、混凝土和钢管等施工原料一般都是通过塔吊吊装的方式进行运输的。但是随着塔吊高度的增加,每隔一定的间距需要设置一组附着装置来对塔吊进行稳固,附着装置一般是通过附着杆将塔吊与周围建筑的主梁进行固定。附着杆一般为直杆,这样的附着杆的抗拉性比较好,但是当吊塔发生沿附着杆垂直方向的晃动时,附着杆的稳定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一种更加稳定的附着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吊塔附着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包括套设于吊塔主体上矩形的附着框,附着框上设置有对称布设有两个附着架,附着架包括附着杆和连接杆,附着杆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附着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接,连接杆与附着杆之间的形成第一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着杆和连接杆对吊塔主体形成三点支撑,使吊塔主体在与附着架垂直的方向上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为两根,且两根连接杆的一端均与附着杆背离附着框的一端连接,两根连接杆与附着杆之间的第一夹角相同,且两根连接杆之间形成第二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连接杆增加了附着架与建筑之间的连接点,使附着架对吊塔主体的稳定性更好。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背离附着杆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设置为盲孔,安装孔螺纹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伸出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对不同直径的主梁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主梁在安装孔内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上开设有沿连接杆长度方向布设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为盲孔,且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与安装杆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增加了安装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杆与安装杆之间的稳定性更好。优选的,所述安装杆朝向主梁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与建筑之间通过穿设多个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增加了安装杆与主梁之间的连接点,使附着架对吊塔主体的支撑更加稳定。优选的,两个所述附着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架,加固架包括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交叉设置,第一加固杆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部和第三部均设置为直杆状,第二部设置为矩形框状,第二部位于第一部和第三部之间,第二加固杆穿过第二部,且第二加固杆与第二部铰接,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的一端与附着框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第一加固杆背离附着框的一端以及第二加固杆背离附着框的一端分别与两根附着杆背离附着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附着杆与附着框之间以及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与附着框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架增加了两个附着架的稳定性,使得两个附着架对于吊塔主体之间支撑更加的稳定,同时加固架与附着框和附着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使得加固架安装更加的方便,并且附着架与附着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使得附着架与附着框之间安装更加的方便。优选的,所述附着框包括两个“U”形的拼接杆,拼接杆两端的外周面上均固接有一块环形的固定板,两个拼接杆的两端相对,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螺母固定在一起,吊塔主体上的四根支撑杆上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卡接块组,四根支撑杆上的卡接块组等高设置,卡接块组包括两个呈上下布设的卡接块,附着框卡接在两块卡接块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卡机块可以对附着框进行支撑,进而使附着框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附着框的外周面上穿设有多个用于对吊塔主体进行顶紧的顶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顶紧螺栓的相互配合下,附着框与吊塔主体的支撑性更好。优选的,两根所述拼接杆中的一个拼接杆两端的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拼接杆两端的端面上均固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嵌设在两个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塔主体有发生与第二拼接部垂直方向的晃动时,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附着框会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附着框上设置有两个加固螺栓,加固螺栓穿过拼接杆后穿设在限位块上,且加固螺栓与限位块之间设置为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嵌设在限位槽内的时候,加固螺栓可以对限位块进行固定。使得附着框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附着框上设置附着架,附着架包括附着杆和连接杆,附着杆与连接杆之间形成第一夹角,附着杆和连接杆对吊塔主体形成三点支撑,使吊塔主体在与附着架垂直的方向上更加的稳定;2.通过在附着框上设置加固架,使得两个附着架在对吊塔主体进行加固的时候更加的稳定;3.通过在将附着框设置为由两个拼接杆组合而成,并且吊塔主体上的支撑杆上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对附着框进行支撑的卡接块,同时两个拼接杆之间设置有限位槽和限位块,一方面使附着框在安装的时候更加的稳定,另一方面使附着框在对吊塔主体的进行支撑的时候更加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吊塔主体与主梁之间通过附着装置连接在一起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凸显附着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附着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凸显连接杆与安装杆之间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使本实施例中凸显附着框上卡接槽位置的示意图;图6使本实施例中凸显附着框上卡接块位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附着框;11、拼接杆;111、第一拼接部;112、第二拼接部;1121、固定板;2、吊塔主体;21、支撑杆;211、卡接块;3、附着架;31、附着杆;32、连接杆;321、安装孔;322、安装杆;323、连接孔;324、加强杆;325、安装板;4、加固架;41、第一加固杆;411、第一部;412、第二部;413、第三部;42、第二加固杆;5、顶紧螺栓;6、限位槽;7、限位块;8、加固螺栓;9、主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包括矩形的附着框1,附着框1套设在吊塔主体2上,附着装置还包括两个附着架3,两个附着架3分别位于吊塔主体2的两侧。参照图3,具体来说附着架3包括附着杆31和连接杆32,附着杆31的一端与附着框1连接,附着杆3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接,连接杆32与附着杆31之间的形成第一夹角,连接杆32背离附着杆31的一端与主梁9连接。附着杆31和连接杆32对吊塔主体2形成三点支撑,使吊塔主体2在与附着架3垂直的方向上更加的稳定。进一步的,连接杆32设置为两根,且两根连接杆32的一端均与附着杆31背离附着框1的一端连接,两根连接杆32与附着杆31之间的第一夹角相同。两根连接杆3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两根连接杆32背离附着杆31的一端均与主梁9连接。两根连接杆32增加了附着架3与建筑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吊塔主体(2)上矩形的附着框(1),附着框(1)上设置有对称布设有两个附着架(3),附着架(3)包括附着杆(31)和连接杆(32),附着杆(31)的一端与附着框(1)连接,附着杆(3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接,连接杆(32)与附着杆(31)之间的形成第一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吊塔主体(2)上矩形的附着框(1),附着框(1)上设置有对称布设有两个附着架(3),附着架(3)包括附着杆(31)和连接杆(32),附着杆(31)的一端与附着框(1)连接,附着杆(31)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接,连接杆(32)与附着杆(31)之间的形成第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设置为两根,且两根连接杆(32)的一端均与附着杆(31)背离附着框(1)的一端连接,两根连接杆(32)与附着杆(31)之间的第一夹角相同,且两根连接杆(3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2)背离附着杆(31)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孔(321),安装孔(321)设置为盲孔,安装孔(321)螺纹连接有安装杆(322),安装杆(322)的一端伸出安装孔(3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21)的底壁上开设有沿连接杆(32)长度方向布设的连接孔(323),连接孔(323)设置为盲孔,且连接孔(323)内螺纹连接有加强杆(324),加强杆(324)与安装杆(322)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322)朝向主梁(9)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325),安装板(325)与建筑之间通过穿设多个螺栓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塔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附着架(3)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架(4),加固架(4)包括第一加固杆(41)和第二加固杆(42),第一加固杆(41)和第二加固杆(42)交叉设置,第一加固杆(41)包括第一部(411)、第二部(412)和第三部(413),第一部(411)和第三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涛李俊鹏赵远东冯松雷钧张春华向少波党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亚泰金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亚泰智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