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2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链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翻盖,且所述箱体与翻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所述箱体与聚氨酯保温层之间填充设置有填充隔热芯,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有回形内箱,所述回形内箱内设置有长形框,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开设有两排横向设置固定孔,所述长形框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与两排所述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翻盖的内端面横向固定有两个长形固定板,两个所述长形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长形限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箱体内温度场更均匀,提高了保温效果,利于保证食品的品质,同时可方便对于蓄冷袋进行放置与更换,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保温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箱
,尤其涉及一种冷链保温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贸易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一些货物对储运的低温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比如某些特殊药品、生物制品和高档食物,也可会对于食品进行运输,因此对冷链物流的硬件设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冷链保温箱一般都是采用EPP保温箱进行保温,此保温效果效果不佳,且冷链保温箱中的蓄冷袋及冷藏食品在箱中是随意摆放,操作起来较为不放便,影响效率,同时现有的冷链保温箱保温效果不佳,不能适用于长时间的冷藏。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链保温箱,使得箱体内温度场更均匀,提高了保温效果,利于保证食品的品质,同时可方便对于蓄冷袋进行放置与更换,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链保温箱,包括箱体以及翻盖,且所述箱体与翻盖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所述箱体与聚氨酯保温层之间填充设置有填充隔热芯,所述箱体内底部固定有回形内箱,所述回形内箱内设置有长形框,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开设有两排横向设置固定孔,所述长形框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与两排所述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翻盖的内端面横向固定有两个长形固定板,两个所述长形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长形限制板,所述长形限制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翻盖上固定有与安装块位置相匹配的固定杆。优选的,所述回形内箱包括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上端均固定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限制块,所述长形框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限制孔,且相邻两个所述限制块之间的间隙与相邻两个所述限制孔的间隙相等。优选的,所述箱体是由发泡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长形框内、箱体与回形内箱之间以及两个所述长形限制板与翻盖之间均放置有蓄冷袋。优选的,所述蓄冷袋内的蓄冷材料为硫酸钠水合盐制成。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与固定杆通过按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回形内箱的四面侧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长形通孔。优选的,所述长形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方形通孔,且所述方形通孔内固定有漏网。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蓄冷袋、聚氨酯保温层、填充隔热芯、回形内箱、长形框、长形固定板、长形限制板、安装块、固定杆等的设置,可达到从侧面、内部以及顶部布置蓄冷袋的方式,使得箱体内温度场更均匀,提高了保温效果,利于保证食品的品质;2、通过长形框、回形内箱、长形固定板、长形限制板、安装块、固定杆等的设置,可方便对于蓄冷袋进行放置与更换,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链保温箱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链保温箱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图中:1箱体、2翻盖、3聚氨酯保温层、4回形内箱、5长形框、6连接板、7限制孔、8限制块、9固定孔、10固定块、11长形通孔、12漏网、13填充隔热芯、14长形固定板、15长形限制板、16安装块、17固定杆、18蓄冷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链保温箱,包括箱体1以及翻盖2,且箱体1与翻盖2通过铰链连接,箱体1内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3,箱体1与聚氨酯保温层3之间填充设置有填充隔热芯13,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回形内箱4,回形内箱4内设置有长形框5,箱体1的内底部开设有两排横向设置固定孔9,长形框5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0,且两个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与两排固定孔9之间的距离相等,翻盖2的内端面横向固定有两个长形固定板14,两个长形固定板14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长形限制板15,长形限制板15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16,翻盖2上固定有与安装块16位置相匹配的固定杆17。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回形内箱4包括两个横板,两个横板的上端均固定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限制块8,长形框5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限制孔7,且相邻两个限制块8之间的间隙与相邻两个限制孔7的间隙相等。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箱体1是由发泡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发泡聚丙烯材料替代传统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增强了箱体的机械强度,使得本冷链高度保温箱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而降低箱体破裂的情况的风险。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长形框5内、箱体1与回形内箱4之间以及两个长形限制板15与翻盖2之间均放置有蓄冷袋18。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蓄冷袋18内的蓄冷材料为硫酸钠水合盐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硫酸钠水合盐是具有低成本、高潜热、热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点的相变蓄冷材料,其相变温度为6.4C,满足果蔬冷链物流保鲜温度区间要求,相变潜热为141J/g,导热系数为0.547W/(m:K)。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安装块16与固定杆17通过按扣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回形内箱4的四面侧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长形通孔11。在一个可选的实例中,长形框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方形通孔,且方形通孔内固定有漏网1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首先将两个长形框5根据实际的需求调整位置,如有需要也可只需使用一个长形框5,将两个固定块10插入对应的两个固定孔9内,同时对应的限制孔7与限制块8也将会互相配合,将两个长形框5限制住,使得长形框5不可在移动,将蓄冷袋18分别放入长形框5以及回形内箱4的外侧,再将翻盖2与两个长形限制板15之间也放置蓄冷袋18,然后将食品放入回形内箱4的内部,并关上翻盖2,长形框5内的蓄冷袋18将会透过漏网12将冷温度传至回形内箱4内的食品进行冷藏,回形内箱4外侧的蓄冷袋18将会透过长形通孔11将冷温度传至回形内箱4内的食品进行冷藏,翻盖2上的蓄冷袋18可从上侧对于食品进行冷藏,达到从侧面、内部以及顶部布置蓄冷袋18的方式,使得箱体内温度场更均匀,同时填充隔热芯13与普通EPP保温箱相比,可有效延长保冷时间13.31%,使得箱体1内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利于保证食品的品质,还可方便对于各处的蓄冷袋18进行取拿放置,提高效率,增加的回形内箱4使得箱体1与回形内箱4之间相对静止的空气形成了隔热腔,使得保温效果大幅提升,另外在箱体1与回形内箱4之间中放置蓄冷袋18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链保温箱,包括箱体(1)以及翻盖(2),且所述箱体(1)与翻盖(2)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3),所述箱体(1)与聚氨酯保温层(3)之间填充设置有填充隔热芯(13),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回形内箱(4),所述回形内箱(4)内设置有长形框(5),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开设有两排横向设置固定孔(9),所述长形框(5)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0),且两个所述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与两排所述固定孔(9)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翻盖(2)的内端面横向固定有两个长形固定板(14),两个所述长形固定板(14)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长形限制板(15),所述长形限制板(15)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16),所述翻盖(2)上固定有与安装块(16)位置相匹配的固定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保温箱,包括箱体(1)以及翻盖(2),且所述箱体(1)与翻盖(2)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聚氨酯保温层(3),所述箱体(1)与聚氨酯保温层(3)之间填充设置有填充隔热芯(13),所述箱体(1)内底部固定有回形内箱(4),所述回形内箱(4)内设置有长形框(5),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开设有两排横向设置固定孔(9),所述长形框(5)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0),且两个所述固定块(10)之间的距离与两排所述固定孔(9)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翻盖(2)的内端面横向固定有两个长形固定板(14),两个所述长形固定板(14)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长形限制板(15),所述长形限制板(15)的两端均固定有安装块(16),所述翻盖(2)上固定有与安装块(16)位置相匹配的固定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内箱(4)包括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的上端均固定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限制块(8),所述长形框(5)前后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万玛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