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9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热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属于同一热力站的若干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根据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根据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得出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根据热力站的热负荷历史数据和热源厂的输出热量历史数据,获取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与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的热量回归关系式;将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输入到热量回归关系式中,获取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预测数据。本申请能够根据各热用户的具体室内温度需求对热力站和热源厂进行供热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集中供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热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供热系统通过在热源厂内生产高温热水并驱动热水在一次侧管网内循环流动,向各热力站输送热能,在热力站内,一次侧与二次侧进行换热,将热量从一次侧换热到二次侧,二次侧再向二次侧管网内的各个热用户进行供热。然而,目前热力站和热源厂无法根据各热用户的具体室内温度需求进行供热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根据各热用户的具体室内温度需求对热力站和热源厂进行供热预测,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预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供热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属于同一热力站的若干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根据所述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所述室外温度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根据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基于线性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属于同一热力站的若干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n根据所述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所述室外温度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n根据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n基于线性回归算法,根据所述热力站的热负荷历史数据和热源厂的输出热量历史数据,获取所述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与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的热量回归关系式;/n将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热量回归关系式中,获取所述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预测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属于同一热力站的若干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
根据所述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所述室外温度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
根据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
基于线性回归算法,根据所述热力站的热负荷历史数据和热源厂的输出热量历史数据,获取所述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与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的热量回归关系式;
将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热量回归关系式中,获取所述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预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实际数据,根据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实际数据分别对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热用户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计算得出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包括:
分别获取各预设时间段内期望供暖的热用户对应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
根据所述各预设时间段内期望供暖的热用户对应的单位时间内的用户热负荷预测数据,分别计算各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
将所述各时间段内所述热力站的单位时间内的热负荷预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热量回归关系式中,获取各时间段内所述热源厂的单位时间内的输出热量预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属于同一热力站的若干个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预期数据和室外温度预测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于线性回归算法,根据供水温度历史数据和室内温度历史数据,获取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的第一供水回归关系式;
将所述室内温度预期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一供水回归关系式中,获取第一供水温度预测数据;
基于线性回归算法,根据供水温度历史数据和室外温度历史数据,获取供水温度与室外温度的第二供水回归关系式;
将所述室外温度预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二供水回归关系式中,获取第二供水温度预测数据;
基于线性回归算法,根据供水温度历史数据和建筑热惰性历史数据,获取供水温度与建筑热惰性的第三供水回归关系式;
将建筑热惰性实际数据输入到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辉郑树森高峡王树志黄宽蒋汶岐马俊宏李悦张硕高洁王欣鑫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曹妃甸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