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包括盛装盒,该盛装盒上设有盛装槽,所述盛装槽的下部开设有套装口;其中,长筒式垃圾袋的袋体折叠放置在盛装槽中,其袋底穿过所述套装口往下延伸;所述盛装槽呈环形结构设置,中间位置为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内槽壁的下部,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该垃圾袋盛装机构可以简化装袋的操作,且保持正置式的垃圾袋装载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的处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垃圾桶仅仅具备垃圾的收纳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追求更加便捷的体验,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智能垃圾桶,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453688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垃圾袋打包机构及智能垃圾桶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1001217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袋打包机构及智能垃圾桶,上述垃圾桶中设有自动套袋机构和封口打包机构,能够实现全自动的打包以及换袋工作,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对于垃圾的处理。进一步,上述垃圾桶中采用只设有一个袋底的长直筒式的垃圾袋,在使用之前将垃圾袋套设在垃圾桶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再逐一进行封口、分袋,先后分离出多个独立的垃圾袋。具体地,在现有垃圾桶中,通过专门的盛袋组件来安装(套设)垃圾袋,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125974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垃圾袋组件,该垃圾袋组件包括垃圾袋安装盒,所述垃圾袋安装盒的上部设有用于存放垃圾袋的凹槽,垃圾袋开口朝下叠放在凹槽内,垃圾袋的袋底覆盖在垃圾袋安装盒的上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垃圾袋的袋体折叠,然后覆盖在安装盒上,此时垃圾袋的底部外侧朝上,再往下推压垃圾袋的底部,使得覆盖在安装盒上的底部下凹形成内凹的装载结构,此时垃圾袋的内侧和外侧互换,形成一个反置式的垃圾袋,颠倒了垃圾袋的内外侧设定,而且装袋的操作不够简便。<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该垃圾袋盛装机构可以简化装袋的操作,且保持正置式的垃圾袋装载形态。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包括盛装盒,该盛装盒上设有盛装槽,所述盛装槽的下部位置开设有套装口;其中,长筒式垃圾袋开口朝上地折叠放置在盛装槽中,其袋底穿过所述套装口往下延伸。上述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先将垃圾袋的袋体折叠,并开口朝上地塞进盛装槽中,由盛装槽将尚未用到的袋体进行存放,此时垃圾袋为开口朝上的正置式姿态;而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往下延伸,准备用于装载垃圾。其中,由于套装好的垃圾袋为正置式姿态,所以不会颠倒垃圾袋的内外侧设定,正规地使用垃圾袋,而且套装的操作较简便。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盛装槽呈环形结构设置,中间位置为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具体地,所述环形结构可以矩形环形结构,也可以为圆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内槽壁的下部,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外槽壁的下部,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底面,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盛装盒由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构成,所述第一盒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第二盒体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盛装槽。在垃圾袋的套装工作中,先将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分开,再将折叠的袋体放到第二盒体上,然后盖上第一盒体即可,操作十分简便。优选地,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外侧壁与匹配的位置上。进一步,所述可拆卸结构设有多组,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各个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横向直线延伸的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承放在第二盒体的顶部上,实现往下的限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以正置式的姿态盛装垃圾袋,不会颠倒垃圾袋的内外侧设定,正规地使用垃圾袋。2、在垃圾袋的套装工作中,只需将垃圾袋的袋体折叠,并塞进盛装槽中即可,套装操作比较简便。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两种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爆炸视图。图4为图3中的X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装袋剖面示意图,其中,a表示垃圾袋。图6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装袋剖面示意图,其中,a表示垃圾袋。图7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装袋剖面示意图,其中,a表示垃圾袋。图8为本技术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装袋剖面示意图,其中,a表示垃圾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包括盛装盒1,该盛装盒1上设有盛装槽1-1,所述盛装槽1-1的下部位置开设有套装口1-2;其中,长筒式垃圾袋开口朝上地折叠放置在盛装槽1-1中,其袋底穿过所述套装口1-2往下延伸。参见图1-5,所述盛装槽1-1呈环形结构设置,中间位置为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结构为矩形环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环形结构。进一步,所述套装口1-2设置在盛装槽1-1的底面,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1-2延伸至投放口2的下方。参见图1-5,所述盛装盒1由第一盒体1-3和第二盒体1-4构成,所述第一盒体1-3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在第二盒体1-4的上方;所述第一盒体1-3和第二盒体1-4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盛装槽1-1,所述套装口1-2设置在所述和第二盒体1-4上。在垃圾袋的套装工作中,先将第一盒体1-3和第二盒体1-4分开,再将折叠的袋体放到第二盒体1-4上,然后盖上第一盒体1-3即可,操作十分简便。参见图1-5,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卡扣1-4-1和卡槽1-3-1,所述卡扣1-4-1设置在第二盒体1-4的内侧壁上,所述卡槽1-3-1设置在第一盒体1-3的外侧壁与匹配的位置上。进一步,所述可拆卸结构设有多组,分别设置在第一盒体1-3和第二盒体1-4的各个侧壁上。另外,所述第一盒体1-3的外侧壁上设有横向直线延伸的限位部1-3-2,该限位部1-3-2用于承放在第二盒体1-4的顶部上,实现往下的限位。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先将垃圾袋的袋体折叠,并开口朝上地塞进盛装槽1-1中,由盛装槽1-1将尚未用到的袋体进行存放,此时垃圾袋为开口朝上的正置式姿态;而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1-2往下延伸,准备用于装载垃圾。其中,由于套装好的垃圾袋为正置式姿态,所以不会颠倒垃圾袋的内外侧设定,正规地使用垃圾袋,而且套装的操作较简便。实施例2参见图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盒,该盛装盒上设有盛装槽,所述盛装槽的下部开设有套装口;其中,长筒式垃圾袋的袋体折叠放置在盛装槽中,其袋底穿过所述套装口往下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盒,该盛装盒上设有盛装槽,所述盛装槽的下部开设有套装口;其中,长筒式垃圾袋的袋体折叠放置在盛装槽中,其袋底穿过所述套装口往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槽呈环形结构设置,中间位置为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内槽壁的下部,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外槽壁的下部,所述垃圾袋的袋底穿过套装口延伸至投放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桶中的垃圾袋盛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口设置在盛装槽的底面,所述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亿志陈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亿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