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94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机壳、地热能处理装置、发电装置、电路板、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光声警报模块、监测模块、储能模块和照明模块,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地热能处理装置;步骤二,安装发电装置;步骤三,线路连接;步骤四,启用照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设计有自动监管功能,一旦发电机组出现异常,便能立即停止供汽,从而有效的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做到智能监控无人值守,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隐患,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有地热能二次利用功能,可以充分的利用地热能,实现深度阶梯性能源利用,能有效提高系统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
,具体为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地热发电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现有的地热发电系统缺少自动化安全管理模块,需要专人监控,比较耗费人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现有的地热发电系统利用地热能的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实现地热能的最优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包括机壳、地热能处理装置、发电装置、电路板、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光声警报模块、监测模块、储能模块和照明模块,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且数据存储模块固定连接于电路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光声警报模块,且光声警报模块固定连接于电路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光声警报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监测模块,且监测模块固定连接于电路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地热能处理装置;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包括集热模块、地热汽输送模块、高温高压保护模块、汽水分离模块、换热器模块、蒸汽过滤模块、有机工质存储模块、凝汽器模块、预热器模块和回灌模块,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集热模块,所述集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汽输送模块,且地热汽输送模块与集热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高温高压保护模块,且高温高压保护模块与电路板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汽水分离模块,且汽水分离模块与地热汽输送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汽水分离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器模块,且换热器模块与汽水分离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有机工质存储模块,所述有机工质存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预热器模块,且预热器模块与有机工质存储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器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凝汽器模块,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汽轮机组模块、第一发电机组模块、第二汽轮机组模块和第二发电机组模块,所述凝汽器模块的一侧外壁上管道连接有第一汽轮机组模块,所述第一汽轮机组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发电机组模块。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地热能处理装置;步骤二,安装发电装置;步骤三,线路连接;步骤四,启用照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安装地热能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将地热能处理装置内的模块安装在指定的位置;2)将模块通过管道连接起来;3)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安装发电装置包括有效步骤:1)将发电装置安装在指定的位置;2)将发电装置与地热能处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起来;3)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其中上述步骤三中,线路连接包括有效步骤:1)在地热汽输送模块上安装高温高压保护模块,将高温高压保护模块与电路板通过信号线连接;2)将发电装置与储能模块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将储能模块与照明模块通过导线连接起来;3)将储能模块与电路板通过信号线连接起来;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启动装置,进行低下隧道辅助照明。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电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储能模块,且第一发电机组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通过导线连接,储能模块与电路板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照明模块,且照明模块与储能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汽轮机组模块与预热器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热器模块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预热液出液管,所述预热液出液管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回灌模块,且回灌模块与换热器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汽水分离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蒸汽过滤模块,且蒸汽过滤模块与汽水分离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蒸汽过滤模块的一侧外壁上管道连接有第二汽轮机组模块,所述第二汽轮机组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发电机组模块,且第二发电机组模块与储能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电装置与监测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1)中,高温高压保护模块安装在地热汽输送模块的控制阀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的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设计有自动监管功能,一旦发电机组出现异常,便能立即停止供汽,从而有效的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做到智能监控无人值守,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隐患,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本专利技术设计有地热能二次利用功能,可以充分的利用地热能,实现深度阶梯性能源利用,能有效提高系统发电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中:1、机壳;2、地热能处理装置;3、发电装置;4、电路板;5、控制模块;6、数据存储模块;7、光声警报模块;8、监测模块;9、储能模块;10、照明模块;21、集热模块;22、地热汽输送模块;23、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4、汽水分离模块;25、换热器模块;26、蒸汽过滤模块;27、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8、凝汽器模块;29、预热器模块;210、回灌模块;31、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2、第一发电机组模块;33、第二汽轮机组模块;34、第二发电机组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包括机壳1、地热能处理装置2、发电装置3、电路板4、控制模块5、数据存储模块6、光声警报模块7、监测模块8、储能模块9和照明模块10,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5,控制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6,且数据存储模块6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数据存储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光声警报模块7,且光声警报模块7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光声警报模块7的一侧设置有监测模块8,且监测模块8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地热能处理装置2;地热能处理装置2包括集热模块21、地热汽输送模块22、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汽水分离模块24、换热器模块25、蒸汽过滤模块26、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凝汽器模块28、预热器模块29和回灌模块210,地热能处理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集热模块21,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包括机壳(1)、地热能处理装置(2)、发电装置(3)、电路板(4)、控制模块(5)、数据存储模块(6)、光声警报模块(7)、监测模块(8)、储能模块(9)和照明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6),且数据存储模块(6)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光声警报模块(7),且光声警报模块(7)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光声警报模块(7)的一侧设置有监测模块(8),且监测模块(8)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地热能处理装置(2);/n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包括集热模块(21)、地热汽输送模块(22)、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汽水分离模块(24)、换热器模块(25)、蒸汽过滤模块(26)、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凝汽器模块(28)、预热器模块(29)和回灌模块(210),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集热模块(21),所述集热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汽输送模块(22),且地热汽输送模块(22)与集热模块(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2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且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与电路板(4)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22)的一侧设置有汽水分离模块(24),且汽水分离模块(24)与地热汽输送模块(2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汽水分离模块(24)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器模块(25),且换热器模块(25)与汽水分离模块(2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2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所述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的一侧设置有预热器模块(29),且预热器模块(29)与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器模块(29)的一侧设置有凝汽器模块(28),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发电装置(3);/n所述发电装置(3)包括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第一发电机组模块(32)、第二汽轮机组模块(33)和第二发电机组模块(34),所述凝汽器模块(28)的一侧外壁上管道连接有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所述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发电机组模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包括机壳(1)、地热能处理装置(2)、发电装置(3)、电路板(4)、控制模块(5)、数据存储模块(6)、光声警报模块(7)、监测模块(8)、储能模块(9)和照明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的一侧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6),且数据存储模块(6)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数据存储模块(6)的一侧设置有光声警报模块(7),且光声警报模块(7)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光声警报模块(7)的一侧设置有监测模块(8),且监测模块(8)固定连接于电路板(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地热能处理装置(2);
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包括集热模块(21)、地热汽输送模块(22)、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汽水分离模块(24)、换热器模块(25)、蒸汽过滤模块(26)、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凝汽器模块(28)、预热器模块(29)和回灌模块(210),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集热模块(21),所述集热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地热汽输送模块(22),且地热汽输送模块(22)与集热模块(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2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且高温高压保护模块(23)与电路板(4)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地热汽输送模块(22)的一侧设置有汽水分离模块(24),且汽水分离模块(24)与地热汽输送模块(2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汽水分离模块(24)的一侧设置有换热器模块(25),且换热器模块(25)与汽水分离模块(2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模块(2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所述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的一侧设置有预热器模块(29),且预热器模块(29)与有机工质存储模块(27)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预热器模块(29)的一侧设置有凝汽器模块(28),所述地热能处理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发电装置(3);
所述发电装置(3)包括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第一发电机组模块(32)、第二汽轮机组模块(33)和第二发电机组模块(34),所述凝汽器模块(28)的一侧外壁上管道连接有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所述第一汽轮机组模块(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发电机组模块(32)。


2.一种地下隧道地热能辅助照明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地热能处理装置;步骤二,安装发电装置;步骤三,线路连接;步骤四,启用照明;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安装地热能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