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摄影支架,包括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和吸附件,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目标位置紧固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弹性件,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环台,吸附件上设置有插接孔,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第一连杆能够插入插接孔中以使环台嵌装入卡槽中,弹性件的一端抵接第一连杆,另一端抵接插接孔的底部。吸附件能够吸附于外部的支撑物上,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进而摄影支架能够利用摄影设备稳定地拍摄输电线路,而且连接组件和吸附件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使用环境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影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摄影支架。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中,经常需要对线路和铁塔进行拍摄,然后再把相片储存到电脑上进行储存和分析。一方面,人工手拿相机进行拍照,相机在人的手中容易抖动,影响拍照质量,而且相机还容易从人手中脱落;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无人机进行拍照巡检,但是由于部分输电线路存在禁飞区,无法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因此使用条件苛刻,推广性有限。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摄影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支架,能够使外部的摄影设备稳定地拍摄输电线路,而且结构简单,使用环境广泛。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摄影支架,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能够吸附于外部的支撑物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目标位置紧固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环台,所述吸附件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杆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以使所述环台嵌装入所述卡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抵接所述插接孔的底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为L型,所述导向槽连接到所述卡槽上形成导向通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第二连杆滑动插入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孔,所述紧固螺钉贯穿所述第一连杆的侧壁并抵接所述第二连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定螺栓和固定座,所述锁定螺栓的螺柱贯穿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连接组件,所述锁定螺栓的螺帽能够在所述目标位置将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连接组件夹紧于所述螺柱的头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夹紧架和复位件,所述夹紧架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设置并能够夹紧外部的摄影设备,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夹紧架靠近所述固定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夹紧架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中,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滑孔中并且一端抵接所述夹紧架,另一端抵接所述固定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夹紧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复位件套设在所述夹紧架的端部上并且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附件设置为强力磁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摄影支架,包括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和吸附件,吸附件能够吸附于外部的铁塔上,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固定组件转动连接以调节摄影设备的拍摄角度,进而摄影支架能够利用摄影设备稳定地拍摄输电线路,而且连接组件和吸附件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使用环境广泛。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摄影支架的主视图;图2为第一连杆和吸附件装配的俯视图;图3为固定组件的主视图(拆卸锁定螺栓)。图1至图3中:1、固定组件;11、锁定螺栓;12、固定座;121、滑孔;122、第一限位部;13、夹紧架;131、第二限位部;14、复位件;2、连接组件;21、第一连杆;211、环台;22、第二连杆;23、紧固螺钉;24、弹性件;3、吸附件;31、插接孔;32、卡槽;33、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影支架,包括固定组件1、连接组件2和吸附件3,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连接组件2的一端与固定组件1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目标位置紧固固定组件1;吸附件3与连接组件2远离固定组件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吸附件3能够吸附于外部的支撑物上。于本实施例中吸附件3设置为强力磁铁,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吸附件3也可以设置为强力胶或者吸盘。当拍摄巡检的输电线路时,强力磁铁吸附于铁塔上,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相机,转动调节固定组件1与连接组件2并紧固固定组件1至相机的所需倾角,进一步,将连接组件2可拆卸地连接到强力磁铁上,即可稳定地拍摄输电线路;待巡检的输电线路周围没有铁塔时,还可不将连接组件2和强力磁铁连接,手持连接组件同样也能拍摄输电线路,使用环境广泛,而且摄影支架的结构简单。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和弹性件24,第一连杆21上设置有环台211,吸附件3上设置有插接孔31,插接孔3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2,第一连杆21能够插入插接孔31中以使环台211嵌装入卡槽32中,弹性件24的一端抵接第一连杆21,另一端抵接插接孔31的底部。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设置为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24也可以设置为弹性垫或者弹性海绵。当将连接组件2连接到强力磁铁上时,第一连杆21插入插接孔31中直到环台211平齐于卡槽32的槽口,进而按压第一连杆21以使环台211嵌装入卡槽32中,弹簧驱动第一连杆21向远离强力磁铁的方向移动,带着环台211抵接卡槽32的槽壁,进而连接组件2与强力磁铁连接;当从强力磁铁上拆卸第一连杆21时,从卡槽32中外拉第一连杆21,并抽出第一连杆21即可,操作简单。于本实施例中,插接孔3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向槽33,导向槽33设置为L型,导向槽33连接到卡槽32上形成导向通道。当第一连杆21插入插接孔31中时,环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n吸附件(3),所述吸附件(3)能够吸附于外部的支撑物上;/n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1)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目标位置紧固所述固定组件(1);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和弹性件(24),所述第一连杆(21)上设置有环台(211),所述吸附件(3)上设置有插接孔(31),所述插接孔(3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2),所述第一连杆(21)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孔(31)中以使所述环台(211)嵌装入所述卡槽(32)中,所述弹性件(24)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杆(21),另一端抵接所述插接孔(3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1),用于固定外部的摄影设备;
吸附件(3),所述吸附件(3)能够吸附于外部的支撑物上;
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1)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目标位置紧固所述固定组件(1);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杆(21)和弹性件(24),所述第一连杆(21)上设置有环台(211),所述吸附件(3)上设置有插接孔(31),所述插接孔(31)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32),所述第一连杆(21)能够插入所述插接孔(31)中以使所述环台(211)嵌装入所述卡槽(32)中,所述弹性件(24)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杆(21),另一端抵接所述插接孔(3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导向槽(33),所述导向槽(33)设置为L型,所述导向槽(33)连接到所述卡槽(32)上形成导向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与所述固定组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1)与所述第二连杆(2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括紧固螺钉(23),所述第二连杆(22)滑动插入所述第一连杆(21)的中心孔,所述紧固螺钉(23)贯穿所述第一连杆(21)的侧壁并抵接所述第二连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方明,丘文彪,张卫,张瑜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