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0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属于长期储存物品的存储装置,其具体包括上透明外壳体、下透明外壳体、上部内壳体、下部内壳体和密封环,上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上部内壳体的外侧,下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下部内壳体的外侧,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的内腔为存储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不仅美观,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而且外透明壳体不易被侵蚀,能够适应各种土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
本技术属于一种长期储存物品的存储装置,具体为一种长时间埋藏在地下、用于储存物品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
技术介绍
将现代专利技术创造的有代表性意义的物品装入容器内,密封后深埋地下,并设置一个在未来能够打开的时间。就是人们把一堆现代专利技术创造的有代表意义的物品装入一个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人们把这项工作就叫做放置“时间舱”。现在,埋下一个自己的“时间舱”,已经成为每个世博会主办城市的惯例。现在使用的时间舱存储容器大多以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制造的,在其内部充入惰性气体后密封,再埋藏在地下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年,如果面对酸性土壤或者长时间处于潮湿的土壤,其保存时间会更短;且大多数现有的时间舱存储容器的密封结构为简易的旋合密封或者配置简易的机械锁密封,其密封效果差,埋藏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其上的旋合部位或机械锁部位密封效果会变差,会导致里面的储藏的物品品质收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保存年限短,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包括上透明外壳体、下透明外壳体、上部内壳体、下部内壳体和密封环,所述上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上部内壳体的外侧,所述下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下部内壳体的外侧,所述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所述上部内壳体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环套接在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连接部位的外侧。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的连接部位。进一步限定,所述上透明外壳体和上部内壳体之间胶连接,所述下透明外壳体和下部内壳体之间胶连接。进一步限定,上透明外壳体和上部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透明外壳体和下部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卡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棱和卡接环,所述上透明外壳体和下透明外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卡接棱,所述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卡在卡接棱上。进一步限定,所述下透明外壳体的底部为平面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上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上部内壳体的外侧,下透明外壳体设置在下部内壳体的外侧,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上部内壳体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密封环套接在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连接部位的外侧。上透明外壳体、下透明外壳体、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均是聚碳酸酯制备的,结构美观,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且通过双壳体保护使得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不易被侵蚀,符合各种土质的要求,至少能够保存30年,保存时间长。2、在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垫圈,通过密封垫圈和密封环的双重密封作用,保证了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密封效果,也保证了存储区内储藏的物品品质不会受到影响。3、上透明外壳体和上部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下透明外壳体和下部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方便上透明外壳体和上部内壳体之间、下透明外壳体和下部内壳体之间拆卸,也方便在上透明外壳体和下透明外壳体受损时更换。4、下透明外壳体的底部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能够使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在埋藏时能够平稳放置,也方便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存储摆放,可以将其作为装饰件摆放在桌子或者展柜等物件上。5、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方便上部内壳体和下部内壳体之间进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1-上透明外壳体,2-下透明外壳体,3-上部内壳体,4-下部内壳体,5-密封垫圈,6-密封环,7-卡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包括上透明外壳体1、下透明外壳体2、上部内壳体3、下部内壳体4和密封环6,上透明外壳体1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的外侧,下透明外壳体2设置在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上部内壳体3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4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密封环6套接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连接部位的外侧。上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密封垫圈5,密封垫圈5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的连接部位。上透明外壳体1和上部内壳体3之间胶连接,下透明外壳体2和下部内壳体4之间胶连接。上透明外壳体1和上部内壳体3之间可拆卸连接,下透明外壳体2和下部内壳体4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为卡接。上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卡接件7,卡接件7包括卡接棱和卡接环,上透明外壳体1和下透明外壳体2的外侧均设置有卡接棱,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均设置有卡接环,卡接环卡在卡接棱上。上述下透明外壳体2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包括上透明外壳体1、下透明外壳体2、上部内壳体3、下部内壳体4、密封垫圈5和密封环6,上透明外壳体1、下透明外壳体2、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均是由聚碳酸酯材料制备的,上透明外壳体1通过胶粘结在上部内壳体3的外侧且上透明外壳体1将上部内壳体3的外侧全包裹,下透明外壳体2通过胶粘结在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且下透明外壳体2将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全包裹,上部内壳体3的开口处设置有外螺纹,下部内壳体4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成胶囊状,上部内壳体3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4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密封环6套接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连接部位的外侧,密封垫圈5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的连接部位,通过密封垫圈5和密封环6的双重密封作用,保证了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密封效果,也保证了存储区内储藏的物品品质不会受到影响。下透明外壳体2的底部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有利于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在埋藏时能够放置得更加平稳,也方便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的存储摆放,可以将其作为装饰件摆放在桌子或者展柜等物件上。本实施例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在使用时先将上透明壳体1和下透明壳体2分别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胶接好,将待储藏的物品置于存储区内,将密封垫圈5套接在上部内壳体3或下部内壳体4上,再将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实施例2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包括上透明外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透明外壳体(1)、下透明外壳体(2)、上部内壳体(3)、下部内壳体(4)和密封环(6),所述上透明外壳体(1)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的外侧,所述下透明外壳体(2)设置在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所述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所述上部内壳体(3)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4)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透明外壳体(1)、下透明外壳体(2)、上部内壳体(3)、下部内壳体(4)和密封环(6),所述上透明外壳体(1)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的外侧,所述下透明外壳体(2)设置在下部内壳体(4)的外侧,所述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可拆卸连接成胶囊状,所述上部内壳体(3)的内腔和下部内壳体(4)的内腔连通构成存储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密封环(6),所述密封环(6)套接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连接部位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还包括密封垫圈(5),所述密封垫圈(5)设置在上部内壳体(3)和下部内壳体(4)的连接部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式存储物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明外壳体(1)和上部内壳体(3)之间胶连接,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时间之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