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90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包括球头、延长管道、伸缩节和伸缩平衡装置;所述延长管道和伸缩节的外端设置有球头,所述伸缩平衡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延长管道的内端和伸缩节的内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球头的转动变形来适应震动发生时管道方向的变化,在管道角度变化时通过伸缩节的伸缩来补偿管道长度的变形,进而适应设置在隔震层时管道的变形,同时设置压力平衡装置,能够针对伸缩节伸缩所引起的管道介质体积变化进行等量补偿,避免管道发生变形,能够应用于建筑中大多数压力管道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于隔震层中,有效节约隔震层空间,为隔震管道的设计与安装提供了便利,适应性好,可用于复杂管网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
,具体涉及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近20年来,建筑隔震技术在国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该技术一般多用在重点建筑上。建筑隔震技术通过在隔震层产生较大的位移来降低地震作用向上部主体结构的传递。因此装配能够适配较大位移的隔震管道产品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已有隔震管道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安装所需空间大、安装技术复杂、产品通用性差等问题。现有两种技术方案在建筑隔震管道安装时进行应用。方案一,对于大于DN65的大管径的有压隔震管道,通常采用水平L型安装方式。一侧管道通过支架固定于隔震建筑的下部结构,另一侧管道及中部吊杆通过支架与滑轨固定于隔震建筑的上部结构,通过垂直连接的两个柔性管道来实现管道的自由变形。上述安装方式应用于有压管道系统中,但由于其安装所需空间大,安装步骤多,给实际设计与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管线错综复杂的建筑中,如等管线错综复杂的建筑时难以在隔震层中找到宽敞的空间来布置采用水平L型安装方式的柔性管道方案二,对于无压管道,如雨水管道,现有技术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球头(1)、延长管道(2)、伸缩节(3)和伸缩平衡装置(4);所述延长管道(2)和伸缩节(3)的外端设置有球头(1),所述伸缩平衡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延长管道(2)的内端和伸缩节(3)的内端连接;/n所述球头(1)包括外套管(11)、内球头(12)和环状卡箍(13),所述内球头(12)设在外套管(11)内,所述环状卡箍(13)设在内球头(12)上,并与外套管(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球头(1)、延长管道(2)、伸缩节(3)和伸缩平衡装置(4);所述延长管道(2)和伸缩节(3)的外端设置有球头(1),所述伸缩平衡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延长管道(2)的内端和伸缩节(3)的内端连接;
所述球头(1)包括外套管(11)、内球头(12)和环状卡箍(13),所述内球头(12)设在外套管(11)内,所述环状卡箍(13)设在内球头(12)上,并与外套管(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管(11)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撑环一(14),所述支撑环一(14)与内球头(12)外壁的内侧接触,所述环状卡箍(13)内设有支撑环二(15),所述支撑环二(15)与内球头(12)外壁的外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节(3)活动连接在伸缩平衡装置(4)的内腔中,所述伸缩平衡装置(4)包括外套管一(41)、储液管(42)和外套管二(43),所述外套管一(41)和外套管二(43)分别设在储液管(42)的内外两端;所述伸缩节(3)包括管体(31)和凸环(32),所述凸环(32)设在管体(31)中部的外壁上,所述凸环(32)位于储液管(42)的内腔中,其外侧面与储液管(42)的内壁贴合,所述管体(31)的两端部分别位于外套管一(41)和外套管二(43)的内腔中,所述管体(31)的外壁与外套管一(41)的内壁和外套管二(43)的内壁贴合,所述管体(31)上设有通孔(311),所述通孔(311)位于凸环(32)内侧的管体(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头连接的伸缩管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体(31)的内端部与球头(1)的内球头(12)固定连接,所述管体(31)的外端处于自由状态,所述外套管二(43)的外端与延长管道(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烈伟温傲寒李进波邓烜王伟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