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套筒和减压降噪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9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套筒和减压降噪阀,降噪套筒包括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连接有多个向内凸出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的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上均设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的弧形凹面,多个所述弧形凹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节流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凹面用于将经与其对应的所述节流孔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向改变至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方向,减压降噪阀内设有上述的降噪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减压阀运行过程中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套筒和减压降噪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套筒和减压降噪阀。
技术介绍
如申请号为CN20141055566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减压阀,这种结构的减压阀常用于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在上述的减压阀的进口压力较高时,由于减压比大、机组技术供水流量大,上述的减压阀无特殊降噪设计,存在运行噪声大的问题,上述的减压阀最大运行的噪声值达一百多分贝,严重影响到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降噪套筒和减压降噪阀,以减小减压阀运行过程中的噪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降噪套筒,包括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连接有多个向内凸出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的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上均设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的弧形凹面,多个所述弧形凹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节流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凹面用于将经与其对应的所述节流孔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向改变至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方向。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所述弧形凹面靠所述套筒体的筒壁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节流孔相衔接。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斜率外小内大。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多个所述导流部构成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多块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所述套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所述第一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多块所述第一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一致。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多个所述导流部构成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板和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流板,每块所述第二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多块所述第二导流板沿所述套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所述第三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多块所述第三导流板沿所述套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多块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多块所述第三导流板的上侧,多块所述第二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一致,多块所述第三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一致,多块所述第二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与多块所述第三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减压降噪阀,包括设有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流出通道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介质进入通道和所述介质流出通道的阀口,所述阀体内还设有能够调节所述阀口开度的节流锥,所述隔板上安装有上述的一种降噪套筒,所述套筒体的内腔与所述阀口相连通,所述介质进入通道通过多个所述节流孔与所述套筒体的内腔相连通。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所述阀体的内部的上部设有缸套,所述套筒体的上端与所述缸套相连,所述套筒体的下端与所述隔板上的阀口相连。在一个实施例方式中,所述套筒体为上下开口的筒形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减压降噪阀,包括设有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流出通道的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介质进入通道和所述介质流出通道的阀口,所述阀体内还设有能够调节所述阀口开度的节流锥,所述隔板上安装有上述的另一种降噪套筒,所述套筒体的内腔与所述阀口相连通,所述介质进入通道通过多个所述节流孔与所述套筒体的内腔相连通。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减压阀以液体流动噪声和空化噪声为主,要实现减压阀降噪,降低减压阀的节流口处过高的流体流速就成为关键。同时,因为要保证通过减压阀的流量不变,因而在降低节流口流速时,节流锥的开度需要增加;通过设置降噪套筒,减压降噪阀就由常规减压阀的单级减压变成了两级减压,即:降噪套筒为第一级减压降噪,节流锥增大阀口开度、降低阀口处的流速为第二级减压降噪,从而实现减压降噪阀总体降噪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形成两级降噪,能够降低减压降噪阀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噪声,同时通过优化设计的降噪套筒能够从多方面降低减压降噪阀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噪声。根据对减压降噪阀CFD模拟以及水电站试验情况,改进后的减压降噪阀与原常规减压阀相比,噪声有明显下降,并且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减压降噪阀相对于设有导流板为斜直板的降噪套筒的减压降噪阀而言,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减压降噪阀流体噪声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降噪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所述的降噪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方向视图;图5为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减压降噪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减压降噪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导流板为斜直板的降噪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介质进入通道;3—介质流出通道;4—缸套;5—阀杆;6—阀口;7—节流锥;8—套筒体;9—节流孔;10—第一导流板;11—第二导流板;12—第三导流板;13—箭头;14—整流罩;15—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降噪套筒,包括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体8,套筒体8的筒壁上设有多个节流孔9,套筒体8的筒壁上连接有多个向内凸出于套筒体8的内壁的导流部,多个导流部上均设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的弧形凹面,多个弧形凹面分别与多个节流孔9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弧形凹面阻挡在从与其对应的节流孔9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动路径上,每个弧形凹面用于将经与其对应的节流孔9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向改变至从外至内向套筒体8的周向倾斜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凹面靠套筒体8的筒壁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节流孔9相衔接,使得节流孔9流出的介质直接沿弧形凹面流动并通过弧形凹面来改变介质的流向。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导流部均为从外至内向套筒体8的周向倾斜的弧形板,弧形板从外至内向套筒体8的周向倾斜的斜率外小内大,这里斜率外小内大是指弧形板靠外侧的斜率比弧形板靠内侧的斜率更小,弧形板靠内侧的斜率比弧形板靠外侧的斜率更大。弧形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弧线形的弧线可以做成以做成圆弧线、抛物线、双曲线、摆线等曲线。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导流部构成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10,多块第一导流板10沿套筒体8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第一导流板10均由至少两个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多块第一导流板10从外至内向套筒体8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一致。采用上述的降噪套筒,套筒体8上多个节流孔9能够完成第一级减压降噪,又由于套筒体8上多个节流孔9的节流效应会增加流阻而能够使减压降噪阀的节流锥上部压力降低,使得阀口的开度增加,阀口处介质的流速会降低,形成阀口处的第二级减压降噪,从而使得减压降噪阀总体噪声降低。如图1中的箭头13所示的介质的流向,通过设置多块第一导流板10来改变介质的流向,改变介质的流向的过程能够消耗介质的能量;同时多块第一导流板10来改变介质的流向能够形成旋流,通过形成旋流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消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连接有多个向内凸出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的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上均设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的弧形凹面,多个所述弧形凹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节流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凹面用于将经与其对应的所述节流孔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向改变至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体,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设有多个节流孔,所述套筒体的筒壁上连接有多个向内凸出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的导流部,多个所述导流部上均设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截面呈弧线形的弧形凹面,多个所述弧形凹面分别与多个所述节流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凹面用于将经与其对应的所述节流孔中流入的介质的流向改变至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面靠所述套筒体的筒壁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节流孔相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部均为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斜率外小内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部构成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板,多块所述第一导流板沿所述套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所述第一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第一导流板从外至内向所述套筒体的周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套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部构成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板和多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导流板,每块所述第二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多块所述第二导流板沿所述套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所述第三导流板均由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依次连接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树基周刚康强王天文董英杰汪民万双民杨永宏王华有欧泽波欧阳普照李俊岭刘吉康千鑫宋挚中姚永博相飞行彭明方谢孟军毛智鹏王园园曲炳钊李侃李奇罡
申请(专利权)人: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湘潭中基电站辅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