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长水专利>正文

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6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包括内圈,内圈设有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第二圆柱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旋转锁紧部,螺接在第二圆柱部上,旋转锁紧部的外表面设有磁铁;第一定位部,套接在第一圆柱部上;第二定位部,套接在第二圆柱部上;外圈,与内圈同轴设置;外圈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套接在第一圆柱部上并与其形成环状间隙;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部和第一定位部的外径;第二安装孔与旋转锁紧部形成环状间隙;第二安装孔内设有外圈磁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全速分离状态下内圈和外圈之间无滚柱或楔块等部件,内圈和外圈之间分离且无摩擦,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对材料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本专利技术为申请号名称为“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申请号为“2020100817380”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向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
技术介绍
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使某元件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旋转,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止,现有单向离合器主要分为滚柱式和楔块式两种类型。现有单向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内圈和外圈产生转速差时,因为是滚柱或楔块与内、外圈之间是线接触,使得滚柱或楔块与内、外圈之间发生摩擦发热,从而导致滚柱或楔块磨损严重;对于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即使是在内圈和外圈分离旋转时,滚柱也是始终与内、外圈相接触,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摩擦发热和磨损的问题,导致滚柱或楔块磨损失效,且对单向离合器材料的要求高,降低了单向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以解决现在单向离合器的滚柱或楔块易磨损失效、产品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以实现提高单向离合器使用寿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圈(10),所述内圈(10)外表面设置有螺纹;/n旋转锁紧部(20),所述旋转锁紧部(20)的内圆周面通过螺纹螺接在所述内圈(10)的外圆周上;所述旋转锁紧部(20)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磁铁(21);/n第一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内圈(10)上;/n第二定位部(50),设置在所述内圈(10)上,所述旋转锁紧部(20)设置与所述第一定位部(40)与第二定位部(50)之间;/n外圈(30),套接在所述内圈(10)外表面;所述外圈(30)的轴向中心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安装孔(31)和直径较大的第二安装孔(3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分离不接触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圈(10),所述内圈(10)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旋转锁紧部(20),所述旋转锁紧部(20)的内圆周面通过螺纹螺接在所述内圈(10)的外圆周上;所述旋转锁紧部(20)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磁铁(21);
第一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内圈(10)上;
第二定位部(50),设置在所述内圈(10)上,所述旋转锁紧部(20)设置与所述第一定位部(40)与第二定位部(50)之间;
外圈(30),套接在所述内圈(10)外表面;所述外圈(30)的轴向中心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安装孔(31)和直径较大的第二安装孔(32),所述第一安装孔(31)套接在所述内圈(10)外表面并与所述内圈(10)形成环状间隙;所述第二安装孔(32)与所述旋转锁紧部(20)形成环状间隙;所述第二安装孔(32)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磁铁(21)匹配的外圈磁铁(33);
所述内圈(10)的外表面设置有阶梯形圆柱,阶梯形圆柱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圆柱部(12)和直径较大的第二圆柱部(13),所述第二圆柱部(1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一定位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部(12)向外延伸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长水
申请(专利权)人:姚长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