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85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加载作动器、转速计、力矩传感器、加载控制器、比例减压阀Ⅰ、比例减压阀Ⅱ、比例减压阀Ⅲ、比例减压阀Ⅳ、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Ⅰ、插装阀Ⅰ、插装阀Ⅱ、插装阀Ⅲ、插装阀Ⅳ、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Ⅱ、单向阀、单向变量液压泵、油箱、力矩反馈信号微分器、加载轴轴向刚度比例单元、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被加载对象角度反馈信号微分器和角速度伺服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载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实现了对加载作动器的流量和压力状态的分腔协调控制,消除了被加载对象主动运动导致的强迫流量,多余力抑制效果好,负载模拟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真
,具体为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负载模拟器在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半实物仿真测试中,它可以实时跟踪计算机给定的载荷谱,模拟被加载对象在真实环境下所受的载荷,检测被加载对象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负载模拟器模拟提升机所受的力矩载荷,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提升机的带载性能、控制精度和提升机的闸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在大功率矿井提升机为典型代表的一类对大流量、大力矩有加载技术需求的场合,传统的负载模拟系统受加载阀最大通流量的制约,并不适用于大流量负载模拟工况,传统的负载模拟系统无法满足提升机加载实验的技术需求。同时,传统的负载模拟系统没有节能加载功能,在逆载加载工况时,能源利用率低,能耗大。在多余力抑制方面,传统的负载模拟系统利用舵机速度信号进行前馈补偿。专利CN104564915A提出了一种基于泵阀复合的双自由度电液负载模拟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在原来的阀控系统基础上额外加设了一套泵控系统,通过复合控制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作动器(1)、转速计(2)、力矩传感器(3)、加载控制器(4)、比例减压阀Ⅰ(5)、比例减压阀Ⅱ(6)、比例减压阀Ⅲ(7)、比例减压阀Ⅳ(8)、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Ⅰ(9)、插装阀Ⅰ(10)、插装阀Ⅱ(11)、插装阀Ⅲ(12)、插装阀Ⅳ(1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Ⅱ(14)、单向阀(16)、单向变量液压泵(18)、油箱(19)、力矩反馈信号微分器(20)、加载轴轴向刚度比例单元(21)、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被加载对象角度反馈信号微分器(23)和角速度伺服控制器(24),加载作动器(1)的轴向杆上安装转速计(2)和力矩传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作动器(1)、转速计(2)、力矩传感器(3)、加载控制器(4)、比例减压阀Ⅰ(5)、比例减压阀Ⅱ(6)、比例减压阀Ⅲ(7)、比例减压阀Ⅳ(8)、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Ⅰ(9)、插装阀Ⅰ(10)、插装阀Ⅱ(11)、插装阀Ⅲ(12)、插装阀Ⅳ(1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Ⅱ(14)、单向阀(16)、单向变量液压泵(18)、油箱(19)、力矩反馈信号微分器(20)、加载轴轴向刚度比例单元(21)、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被加载对象角度反馈信号微分器(23)和角速度伺服控制器(24),加载作动器(1)的轴向杆上安装转速计(2)和力矩传感器(3),力矩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加载控制器(4)的反相端相连,加载控制器(4)的同相端通过依次连接的力矩反馈信号微分器(20)、加载轴轴向刚度比例单元(21)与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的同相端相连,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的同相端与被加载对象角度反馈信号微分器(23)相连,被加载对象角度反馈信号微分器(23)与被加载对象系统连接,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的输出端与角速度伺服控制器(24)的同相端相连;加载作动器(1)的A腔分别与插装阀Ⅰ(10)的油口A和插装阀Ⅱ(11)的油口B连接,加载作动器(1)的B腔分别与插装阀Ⅲ(12)的油口B和插装阀Ⅳ(13)的油口A连接;插装阀Ⅱ(11)和插装阀Ⅲ(12)的油口A通过单向阀(16)与单向变量液压泵(18)的压力油输出端相连,单向变量液压泵(18)的进油端与油箱(19)连接,插装阀Ⅰ(10)和插装阀Ⅳ(13)的油口B分别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Ⅰ(9)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Ⅱ(14)与油箱(19)相连;插装阀Ⅰ(10)、插装阀Ⅱ(11)、插装阀Ⅲ(12)和插装阀Ⅳ(13)的X口分别与比例减压阀Ⅰ(5)、比例减压阀Ⅱ(6)、比例减压阀Ⅲ(7)和比例减压阀Ⅳ(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装阀Ⅱ(11)和插装阀Ⅲ(12)的油口A还通过依次连接的先导式溢流阀(15)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Ⅲ(17)与油箱(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比例减压阀Ⅰ(5)、比例减压阀Ⅱ(6)、比例减压阀Ⅲ(7)以及比例减压阀Ⅳ(8)可以是直动式比例减压阀,也可以是先导式比例减压阀。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插装阀的大功率负载模拟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被加载对象的运动方向和力矩谱指令的方向都为正时,称为工作模式1,加载作动器A腔工作在流量模式,B腔工作在压力模式;当被加载对象运动方向为正时、力矩谱指令的方向为负时,称为工作模式2,加载作动器A腔工作在压力模式,B腔工作在流量模式;当被加载对象运动方向和力矩谱指令的方向都为负时,称为工作模式3,加载作动器A腔工作在压力模式,B腔工作在流量模式;当被加载对象运动方向为负时、力矩谱指令的方向为正时,称为工作模式4,加载作动器A腔工作在流量模式,B腔工作在压力模式;
当加载装置处于工作模式1时,加载作动器(1)A腔处于流量模式,B腔处于压力模式,从单向变量液压泵(18)流出的油液通过插装阀Ⅲ(12),流入加载作动器(1)B腔,油液从A腔流出,此时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Ⅰ(9)断电,油液经电磁换向阀Ⅰ(9)流回油箱;采集力矩谱指令和被加载对象角速度反馈信号,经过力矩反馈信号微分器(20)和角速度指令计算单元(22)生成解耦被加载对象运动的指令信号,角速度伺服控制器(24)利用该信号与加载作动器(1)的角速度反馈信号基于PID算法生成流量控制信号,控制比例减压阀Ⅲ(7)输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文张俊琪赵赞魁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