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7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包括同轴连接于钻杆顶部的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轴心形成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由上至下同轴依次固定有活塞缸以及芯轴座,所述活塞缸的轴心形成有第二通腔,所述活塞缸的外壁底部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所述活塞缸的外壁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回流腔的回流孔,所述芯轴座端部沿环向形成有多个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腔底部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流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直接通过投入关闭球,实现了扩孔完成后的改流动作,将高压流体重新改回均向下流动,不进入回流腔,用于收回刀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
本申请涉及石油钻井,特别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
技术介绍
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从地面将地层钻成孔眼的工作称为钻井。通常指勘探或开发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矿产而钻凿井眼及大直径供水井的工程。钻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包括同轴连接于钻杆顶部的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轴心形成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由上至下同轴依次固定有活塞缸以及芯轴座,所述活塞缸的轴心形成有第二通腔,所述活塞缸的外壁底部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所述活塞缸的外壁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回流腔的回流孔,所述芯轴座端部沿环向形成有多个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腔底部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流腔,还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通腔内壁的关闭活塞,所述关闭活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于所述活塞缸,所述关闭活塞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于钻杆顶部的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轴心形成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由上至下同轴依次固定有活塞缸以及芯轴座,所述活塞缸的轴心形成有第二通腔,所述活塞缸的外壁底部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所述活塞缸的外壁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回流腔的回流孔,所述芯轴座端部沿环向形成有多个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腔底部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流腔,还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通腔内壁的关闭活塞,所述关闭活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于所述活塞缸,所述关闭活塞轴心形成有第五通腔,所述第五通腔内贴合承载关闭球,/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钻井收翼用改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于钻杆顶部的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轴心形成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由上至下同轴依次固定有活塞缸以及芯轴座,所述活塞缸的轴心形成有第二通腔,所述活塞缸的外壁底部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通腔内壁,所述活塞缸的外壁与所述柱形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第二通腔内壁形成有连通所述回流腔的回流孔,所述芯轴座端部沿环向形成有多个与其轴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腔底部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孔的侧流腔,还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通腔内壁的关闭活塞,所述关闭活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于所述活塞缸,所述关闭活塞轴心形成有第五通腔,所述第五通腔内贴合承载关闭球,
所述关闭球未投入前,所述第五通腔连通于所述回流孔以及所述侧流腔;
所述关闭球投放时自所述第一通腔内进入所述第五通腔内,所述关闭球带动所述关闭活塞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惠惠翟小珍吴剑代启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能捷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