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包括钻具和钻具驱动装置;所述钻具包括外轴钻杆、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内轴钻杆同轴设置于外轴钻杆的内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顶端分别与钻具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钻具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同速或异速转动;轴承短接安装于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底部,且轴承短接与内轴钻杆固定连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钻头短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轴承短接和钻头;外轴钻杆的外壁和钻头短接的外壁设有用于扩孔和排土石碎屑的刀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钻挖装置的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能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根据钻进工况合理搭配转速,能够提高土石方钻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中对土方或石方的钻挖作业由传统的人工挖掘逐渐转变为机械钻挖。在作业过程中,钻机的驱动装置将扭矩和压力经钻杆传递给钻头,钻头在扭矩和压力作用下实现自身的旋转和进给,以此方式切削泥土层或岩石层并掘进。因此,钻杆和钻头在对土方或石方钻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钻机的重要部件之一。然而,现有的钻杆和钻头连接在一起,钻头切削的泥土和破碎的岩石在钻挖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和持续的排出孔洞,容易导致钻进困难,甚至出现卡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钻杆设置为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能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根据施工工况,分别调节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转速,以提高碎土和碎石的排出效率,提高土石方钻挖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包括钻具和钻具驱动装置,钻具驱动装置用于为钻具提供扭矩和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所述钻具包括外轴钻杆、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所述外轴钻杆为空心钻杆,内轴钻杆同轴设置于外轴钻杆的内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顶端分别与钻具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钻具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钻具驱动装置为现有设备或利用现有设备能够实现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如钻具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钻具旋转的转盘驱动装置和/或顶驱装置、用于施加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的液压伸缩装置,钻具驱动装置与钻具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原理可参照石油机械钻机,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所述轴承短接安装于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底部,且轴承短接与内轴钻杆固定连接、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内轴钻杆通过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轴承短接能够使内轴钻杆与外轴钻杆相互支撑,防止内轴钻杆与外轴钻杆之间偏心,避免外轴钻杆与内轴钻杆之间的摩擦;所述钻头短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轴承短接和钻头,内轴钻杆能带动钻头转动;所述外轴钻杆的外壁和钻头短接的外壁设有用于扩孔和排土石碎屑的刀翼;土石方钻挖过程中,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能够同速转动,也能够异速转动,根据钻孔中的碎土和碎石排出情况,能够增大外轴钻杆的转速,从而能够更快的排出钻孔中的碎土和碎石。进一步限定,所述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的内部均设有介质流道,钻头上设有喷嘴,土石方钻挖过程中可以向介质流道注入高压气体或液体,高压气体或液体由喷嘴喷出,以降低钻头温度,能够有效降低钻头的磨损,并能将钻孔中的土石方碎屑携带出钻孔。进一步限定,所述轴承短接包括短接本体;所述短接本体的外侧壁套设有外圈,短接本体的外侧壁与外圈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应的滚珠沟槽,滚珠沟槽内设有若干钢珠,若干钢珠之间设有保持架,保持架将若干钢珠均匀的相互隔开,使每个钢珠在滚珠沟槽内稳定滚动;外圈与外轴钻杆固定连接;具体地,外圈与外轴钻杆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短接本体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公扣(外螺纹)和母扣(内螺纹),短接本体与钻杆和钻头螺纹连接;具体地,如有必要,外圈与外轴钻杆之间、短接本体与钻杆之间、短接本体与钻头之间分别设有径向锁销,避免脱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滚动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短接本体相当于滚动轴承的内圈,短接本体与内轴钻杆固定连接,外圈与外轴钻杆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内轴钻杆与外轴钻杆之间的转动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圈的顶端和底端与短接本体的外侧壁之间均设有防尘盖,能避免灰尘进入滚珠沟槽磨损钢珠。进一步限定,所述外轴钻杆与短接本体之间的接触面设有防尘垫圈,防尘垫圈不妨碍外轴钻杆与短接本体之间的转动,能耐磨损,防尘垫圈能防止碎石碎土进入轴承短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刀翼包括多个挖掘刀片和多个螺旋刀翼,多个所述挖掘刀片间隔且错落设置于钻头短接的外壁,多个所述螺旋刀翼均布于外轴钻杆的外壁,挖掘刀片能够辅助钻头钻进并扩大钻孔、能搅动和辅助破碎钻孔中的土石,辅助碎土和碎石向螺旋刀翼移动,螺旋刀翼能够引导碎土和碎石排出至孔外。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钻杆设置为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能够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能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根据钻头破碎土石方的情况和钻孔中的碎土与碎石的堆积情况,能够分别调节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转速,外轴钻杆的转速大于内轴钻杆的转速时,外轴钻杆上的刀翼能更快的辅助排出钻孔中的碎土和碎石,避免钻孔中碎石碎土堆积卡钻;能提高碎土和碎石的排出效率、提高土石方钻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外轴钻杆,2-内轴钻杆,3-轴承短接,31-短接本体,32-外圈,33-滚珠沟槽,34-钢珠,35-保持架,36-防尘盖,4-钻头短接,5-钻头,51-介质流道,52-喷嘴,6-防尘垫圈,7-挖掘刀片,8-螺旋刀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包括钻具和钻具驱动装置,钻具驱动装置用于为钻具提供扭矩和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所述钻具包括外轴钻杆1、内轴钻杆2、轴承短接3、钻头短接4和钻头5;所述外轴钻杆1为空心钻杆,内轴钻杆2同轴设置于外轴钻杆1的内部,外轴钻杆1和内轴钻杆2的顶端分别与钻具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钻具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轴钻杆1和内轴钻杆2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钻具驱动装置为现有设备或利用现有设备能够实现外轴钻杆1和内轴钻杆2的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外轴钻杆1和内轴钻杆2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如钻具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钻具旋转的转盘驱动装置和/或顶驱装置、用于施加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的液压伸缩装置,钻具驱动装置与钻具的具体结构形式和原理可参照石油机械钻机,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包括钻具和钻具驱动装置,钻具驱动装置用于为钻具提供扭矩和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包括外轴钻杆、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n所述外轴钻杆为空心钻杆,内轴钻杆同轴设置于外轴钻杆的内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顶端分别与钻具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钻具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n所述轴承短接安装于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底部,且轴承短接与内轴钻杆固定连接、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内轴钻杆通过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n所述钻头短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轴承短接和钻头;/n所述外轴钻杆的外壁和钻头短接的外壁设有用于扩孔和排土石碎屑的刀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包括钻具和钻具驱动装置,钻具驱动装置用于为钻具提供扭矩和钻压并驱动钻具掘进,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包括外轴钻杆、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
所述外轴钻杆为空心钻杆,内轴钻杆同轴设置于外轴钻杆的内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顶端分别与钻具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钻具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同速转动或异速转动;
所述轴承短接安装于外轴钻杆和内轴钻杆的底部,且轴承短接与内轴钻杆固定连接、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内轴钻杆通过轴承短接与外轴钻杆转动连接;
所述钻头短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轴承短接和钻头;
所述外轴钻杆的外壁和钻头短接的外壁设有用于扩孔和排土石碎屑的刀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同心双轴旋转式土石方钻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钻杆、轴承短接、钻头短接和钻头的内部均设有介质流道,钻头上设有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