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辰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69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可以自动收雪装车功能,并且可以刨冰功能,改变电机的位置,可以调节刨冰和装车的速度;调节升降器的高度可以调节自动压实的高度。包括收雪装置;压实装置;破冰装置;皮带,改变了转轮一的转速,从而改变了收雪的速率,血雪多路面可以加速收雪速度,雪少的路面可以减小收雪速度,节约能源,增加可变性;改变压实板的初始位置,进而改变了压雪的效果;改变转轮三的转速,从而改变了功能杆转动速率,从而改变了破冰头的运动速率,从而改变了破冰和硬雪的速率,冰多路面可以提高速率,冰少路面可以减小速率,节约能源,增加可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
技术介绍
铲雪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但是一般的铲雪装置手动操作,冰面无法铲除干净,且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可以自动收雪装车功能,并且可以刨冰功能,改变电机的位置,可以调节刨冰和装车的速度;调节升降器的高度可以调节自动压实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包括收雪装置;压实装置;破冰装置;皮带,所述收雪装置与压实装置相连接,收雪装置与破冰装置通过皮带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所述收雪装置包括电机一;支撑杆一;滑块;滑槽;转轮一;收雪斗;支撑杆二;齿轮一;固定杆一;齿轮二;凸块一;凸块二;动力勾;固定杆二;外壳;固定杆三;固定杆四;拉力弹簧;固定柱;固定杆五;转轮二,电机与支撑杆一固定连接,支撑杆一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滑槽与外壳固定连接,电机与转轮二固定连接,转轮一与转轮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包括收雪装置(1)、压实装置(2)、破冰装置(3)、皮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雪装置(1)与压实装置(2)相连接,收雪装置(1)与破冰装置(3)通过皮带(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包括收雪装置(1)、压实装置(2)、破冰装置(3)、皮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雪装置(1)与压实装置(2)相连接,收雪装置(1)与破冰装置(3)通过皮带(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雪装置(1)包括电机一(1-1)、支撑杆一(1-2)、滑块(1-3)、滑槽(1-4)、转轮一(1-5)、收雪斗(1-6)、支撑杆二(1-7)、齿轮一(1-8)、固定杆一(1-9)、齿轮二(1-10)、凸块一(1-11)、凸块二(1-12)、动力勾(1-13)、固定杆二(1-14)、外壳(1-15)、固定杆三(1-16)、固定杆四(1-17)、拉力弹簧(1-18)、固定柱(1-19)、固定杆五(1-20)、转轮二(1-21),电机(1-1)与支撑杆一(1-2)固定连接,支撑杆一(1-2)与滑块(1-3)固定连接,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1-4)上,滑槽(1-4)与外壳(1-15)固定连接,电机(1-1)与转轮二(1-21)固定连接,转轮一(1-5)与转轮二(1-21)配合连接,三个支撑杆二(1-7)均与收雪斗(1-6)固定连接,三个齿轮一(1-8)均与固定杆一(1-9)固定连接,固定杆一(1-9)与转轮一(1-5)固定连接,固定杆一(1-9)与外壳(1-15)转动连接,齿轮二(1-10)与齿轮一(1-8)啮合传动,四个凸块一(1-11)均与齿轮二(1-10)固定连接,凸块二(1-12)与动力勾(1-13)固定连接,凸块一(1-11)与凸块二(1-12)配合连接,动力勾(1-13)与支撑杆二(1-7)配合连接,三个动力勾(1-13)均与固定杆二(1-14)转动连接,固定杆二(1-14)与外壳(1-15)固定连接,三个支撑杆二(1-7)均与固定杆三(1-16)转动连接,固定杆三(1-16)与外壳(1-15)固定连接,固定杆四(1-17)与外壳(1-15)固定连接,三个拉力弹簧(1-18)均与固定杆四(1-17)固定连接,拉力弹簧(1-18)与固定柱(1-19)固定连接,固定杆五(1-20)与外壳(1-15)固定连接,三个齿轮二(1-10)均与固定杆五(1-20)转动连接,转轮一(1-5)与皮带(4)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铲雪装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2)包括电机二(2-1)、齿轮三(2-2)、齿轮四(2-3)、连接杆一(2-4)、固定柱一(2-5)、连接架(2-6)、连接杆二(2-7)、铰接柱一(2-8)、齿轮五(2-9)、内齿轮(2-10)、支撑架(2-11)、铰接柱二(2-12)、连接杆三(2-13)、小圆柱一(2-14)、横向槽(2-15)、支撑杆二(2-16)、小圆柱二(2-17)、竖向槽(2-18)、压实板(2-19)、箱体(2-20)、支撑杆三(2-21)、支撑杆四(2-22),上承重板(2-23)、上槽口(2-24)、上铰接柱一(2-25)、上铰接柱二(2-26)、连接杆四(2-27)、连接杆五(2-28)、连接杆六(2-29)、连接杆七(2-30)、转纽(2-31)、螺杆(2-32)、下槽口(2-33)、下承重板(2-34)、下铰接柱一(2-35)、下铰接柱二(2-36)、压力杆一(2-37)、压力杆二(2-38),电机(2-1)与齿轮三(2-2)固定连接,两个齿轮四(2-3)均与齿轮三(2-2)啮合传动,齿轮四(2-3)与连接杆一(2-4)固定连接,连接杆一(2-4)与固定柱一(2-5)转动连接,两个固定柱一(2-5)均与连接架(2-6)固定连接,连接杆二(2-7)与连接杆一(2-4)固定连接,连接杆二(2-7)与铰接柱一(2-8)转动连接,铰接柱一(2-8)与齿轮五(2-9)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辰
申请(专利权)人:王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