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587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包括下支撑框,所述下支撑框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一,所述下支撑框内部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驱动辊,所述下支撑框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晕辊一,所述下支撑框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框,所述上支撑框与所述下支撑框之间通过若干升降支撑臂连接,所述上支撑框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上支撑框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二,所述上支撑框内部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驱动辊,所述上支撑框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晕辊二。有益效果:能够同时对塑料板材的双面进行电晕处理,能够实现连续电晕作业,能够调整高度,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塑料板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晕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表面的电晕处理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m2),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塑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但是现有的电晕装置通常只能够对塑料板材的一侧进行电晕处理,而且不能够连续电晕作业,不能够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塑料板材,使用不方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包括下支撑框,所述下支撑框底端的四角分别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下支撑框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下支撑框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框(1),所述下支撑框(1)底端的四角分别均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下支撑框(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下支撑框(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一(3),所述下支撑框(1)内部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下驱动辊(4),所述下驱动辊(4)与所述驱动电机一(3)之间通过传动链一(5)相配合连接,所述下支撑框(1)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晕辊一(6),所述下支撑框(1)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框(7),所述上支撑框(7)与所述下支撑框(1)之间通过若干升降支撑臂(8)相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撑框(7)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板材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框(1),所述下支撑框(1)底端的四角分别均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下支撑框(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下支撑框(1)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一(3),所述下支撑框(1)内部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下驱动辊(4),所述下驱动辊(4)与所述驱动电机一(3)之间通过传动链一(5)相配合连接,所述下支撑框(1)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晕辊一(6),所述下支撑框(1)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框(7),所述上支撑框(7)与所述下支撑框(1)之间通过若干升降支撑臂(8)相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撑框(7)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0),所述上支撑框(7)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二(11),所述上支撑框(7)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上驱动辊(12),所述上驱动辊(12)与所述驱动电机二(11)之间通过传动链二(13)相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撑框(7)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晕辊二(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材电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宸波黄飞宇蒋凯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盛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