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58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热变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目前还没有通过热变形方法来进一步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报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马氏体不锈钢钢锭置于加热炉中,按≤60℃/h的加热速率加热至1180~1200℃,保温时间≥8h;b、出炉快锻,快锻采用“镦粗+拔长”工艺,镦粗1道次,拔长1道次;c、钢坯置于加热炉中,以≤60℃/h的速率加热至1200℃,保温8~12h;d、钢坯精锻,终锻温度≥90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镦粗+拔长+均质化热处理”的方法,最终使得马氏体不锈钢钢坯中的δ铁素体面积百分含量降低到1.5%左右,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热变形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
技术介绍
05Cr17NiCu4Nb钢是一种新型马氏体沉淀硬化超高强度不锈钢,它广泛地被用于汽轮机的末级、次末级叶片,发动机涡轮机的前后安装边和阀门部件,飞机、军工产品的制造中导弹的紧固件中。同时,也可应用于宇航工业、航天涡轮机叶片,核反应堆中重要的结构件等。05Cr17NiCu4Nb钢由于其成分中含有Cr、Mo、V、Si等铁素体形成元素,而这些元素与奥氏体形成元素难以平衡,故在冶炼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对材料有害的δ~铁素体组织。δ~铁素体主要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并且和基体的边界产生粗大碳化物,这种碳化物将严重削弱晶界的强化作用,成为裂纹的起裂源,从而造成材料的强韧性下降,因此也成为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目前,市场上的05Cr17NiCu4Nb钢δ铁素体面积百分比一般≤5%,由于市场要求不断升级,生产δ铁素体更低、性能更优越的05Cr17NiCu4Nb钢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降低05C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取马氏体不锈钢钢锭置于加热炉中,按≤60℃/h的加热速率加热至1180~1200℃,保温时间≥8h;/nb、将步骤a得到的电渣锭出炉快锻,开锻温度≥1050℃,终锻温度≥900℃;快锻采用“镦粗+拔长”工艺,镦粗1道次,拔长1道次;/nc、将步骤b快锻后的钢坯置于加热炉中,以≤60℃/h的速率加热至1200℃,保温8~12h;/nd、将步骤c得到的钢坯精锻,终锻温度≥900℃。/n

【技术特征摘要】
1.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马氏体不锈钢钢锭置于加热炉中,按≤60℃/h的加热速率加热至1180~1200℃,保温时间≥8h;
b、将步骤a得到的电渣锭出炉快锻,开锻温度≥1050℃,终锻温度≥900℃;快锻采用“镦粗+拔长”工艺,镦粗1道次,拔长1道次;
c、将步骤b快锻后的钢坯置于加热炉中,以≤60℃/h的速率加热至1200℃,保温8~12h;
d、将步骤c得到的钢坯精锻,终锻温度≥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为05Cr17NiCu4Nb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马氏体不锈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热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05Cr17NiCu4Nb钢的化学成分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C: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露寒张军姚斌黎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