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枝杆菌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异源表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54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枝杆菌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异源表达,属于酶基因工程及酶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来自于分枝杆菌(Mcobacterium sp.)LY‑1的放线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y1及其基因序列,以pMA5为表达质粒,以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为表达宿主,实现了分枝杆菌LY‑1的17β‑HSDy1的外源表达。对软件模拟获得的该酶关键T239位点,突变成了酪氨酸,酶活提高了19.2%,达到9571.77U·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枝杆菌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异源表达
本专利技术属于遗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分枝杆菌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异源表达。
技术介绍
甾体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避孕及手术麻醉等。常见的甾体药物中间体分为C19类与C22类,其中以宝丹酮(BD)、雄甾烯-4-烯-3,17-二酮(AD)、雄甾烯-1,4-烯-3,17-二酮(ADD)、9α-羟基雄甾烯-4-烯-3,17-二酮(9α-OH-AD)和睾酮(T)为主的甾体药物中间体在医药领域市场的需求逐年上升。宝丹酮(BD)是雄激素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睾丸激素(TS)衍生物,可促进蛋白质合成,支持氮保留并刺激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释放。BD通常是由雄甾烯-4-烯-3,17-二酮(AD)通过化学合成制得的。然而,微生物转化法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已逐渐在甾体药物中间体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通过生物合成BD成了研究的热点。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亲本分枝杆菌LY-1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y1的第239位苏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得到的,所述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基因来源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spLY-1CGMCCNo.13031。


3.一种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为以下任意一种:
a)如SEQIDN0:3所示的碱基序列;
b)编码由如SEQIDN0: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无义突变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4.一种用于编码分枝杆菌(Mcobacteriumsp.)LY-1的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的重组表达质粒,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所述重组表达质粒为pMA5-17βHSDy1-T239Y。


5.一株高效表达17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正宏李会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